小程序
传感搜
传感圈

传感器技术用于海洋监测浮标监测过程中

2019-07-05
关注
摘要 在我国南海海域,渔民和船员时常能见到一座座漂浮在蔚蓝海面的浮标系统。它由海底和海面两部分共同构成,高精度压力传感器直接铺设到海底,能够为我国南海海域沿岸提供海啸预警。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防灾减灾设备装备发展和灾害应对处置过程,都蕴含着大量的新技术,科技在防灾减灾每个环节都开始变得不可或缺。例如,海洋环境监测系统是由卫星、飞机、船舶、浮标、岸基监测站等构成的水陆空一体的全方位立体监测系统,主要包括数据采集系统和信息接收处理传输系统两大部分。其中,海洋环境监测浮标是以锚定在海上的观测浮标为主体组成的海洋环境自动观测站。


海洋浮标监测,资料图

  沿海和海岛观测站观测到的数据只能反映近海和临岛海域的情况,对离岸较远的大洋却无能为力,而海洋浮标此时就可以担负起重任,它能在任何恶劣的环境下进行长期、连续、全天候地工作,每天定时观测并且传输出多种水文水质气象要素。其功能模块主要由供电装置、通信装置、传感器等构成。

  海洋监测系统的监测内容主要包括水文要素(海水的深度、水温、盐度、海流、波浪、水色、透明度、海冰、发光度等)、海水化学要素(溶解氧、总碱度、活性硅酸盐、活性磷酸盐、硝酸盐、亚硝酸盐、总磷、总氮、总碳等)以及各种污染物(重金属、固体污染物等)的监测。

  就海洋污染来说,海洋监测系统的运行过程简单来说就是,通过卫星、飞机、船舶、浮标、岸基监测站等多种途径收集各种海洋污染相关的环境要素信息,然后通过无线传输等方式把数据传输给信息处理终端(通常为计算机),利用多种软件将得到的数据进行加工处理,最终得到我们想要的监测结果,并用以判断监测海域的污染情况,起到海洋污染防治的效果。

  以海洋环境监测浮标为例,它的工作过程如下:各传感器收集信息并产生信号,通过仪器自动处理,由通信装置定时发出,地面接收站将收到的信号进行处理,就得到了我们所需的资料,离陆地太远的浮标则会先将信号发往卫星,再由卫星将信号传送回地面接收站。

  比如,在我国南海海域,渔民和船员时常能见到一座座漂浮在蔚蓝海面的“线轴”,别看这些“线轴”貌不惊人,却是在海天一体观测体系中扮演重要角色的浮标系统。它由海底和海面两部分共同构成,高精度18luck.fyi直接铺设到4000多米的海底,能够为我国南海海域沿岸提供海啸预警。据了解,目前南海区已经业务化运行的海洋环境监测站点、系统和卫星一起,构筑起了一张覆盖多种类型海洋灾害监测与预报的海陆空大网。

您觉得本篇内容如何
评分

评论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回复|注册

提交评论

Mark

Hi,第一时间获取全球传感器最新鲜、最前沿的行业、技术资讯,赶紧来关注我吧

关注

点击进入下一篇

MEMS惯性传感器技术概述

提取码
复制提取码
点击跳转至百度网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