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程序
传感搜
传感圈

中国经济第一大省份,正在疯狂发展传感器!最强省会2000亿母基金落地!

2023-02-23
关注

 近日,中国最强省会城市广州成立规模达2000亿元的母基金,重点投资半导体与集成电路、新能源、生物医药与健康、先进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消费等重要产业领域,成为热点。

近年来,以广州、深圳为核心,中国经济总量最大的省份广东省频频加大对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生物医药与健康等先进制造领域的投入。

从2020年开始,广州、深圳这两大广东省的经济核心,不约而同将传感器产业作为重点支持产业,智能传感器产业在广东省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本文资料来自各权威机构和资料,如有纰漏和其他观点,请在新利18国际娱乐公众号本内容底下留言讨论,或在中国最大的传感社区:传感交流圈中进行交流。


2000亿母基金怎么分?传感器产业能分多少?


2月18日,由广州市政府指导、广州产投集团主办的广州产业投资母基金、广州创新投资母基金和广州产业发展研究院成立大会举行。而备受瞩目的是,广州2000亿母基金正式官宣落地。


2000亿母基金怎么分?


据悉,其中1500亿将成立广州产业投资母基金,重点投资半导体与集成电路、新能源、生物医药与健康、先进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消费等重要产业领域,与链主企业、产业龙头、头部机构合作构建超6000亿的产业基金集群。



另外500亿元成立广州创新投资母基金,发挥“以投促创”功能,服务广州科技创新战略,联动社会资本,用几年时间形成超2000亿的创投基金集群,致力于投早、投小、投科技、投创新。


目前,尚未清楚该基金的具体投资项目,但相信对于传感器、集成电路等半导体、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其力度不会小。


豪掷千亿补课!广东力争中国半导体第三极!传感器产业获得优先扶持!


长期以来,广东省半导体产业发展滞后,远不如上海市、江苏省等兄弟省市。


据悉是由于错位发展的需要,广东大力发展光电显示产业,而上海在上世纪80年代就布局芯片产业,2000年中芯国际在上海成立,还有华虹半导体这种大晶圆制造厂,重点引入台积电的人才,经过20多年的发展,上海形成了国内整条完整的芯片产业供应链,上海的半导体发展有着历史底蕴。


当前,广东虽然有大量的芯片设计企业,但芯片制造产线寥寥无几。以传感器产业为例,此前粤港澳大湾区传感器芯片产线缺乏,只有奥松电子等几条MEMS传感器芯片产线,许多企业流片、生产需要到长三角甚至国外寻找代工公司合作。


“大湾区消耗了中国进口芯片的40%,有1700亿美元的规模,大湾区在集成电路芯片市场方面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本地IC和半导体产值只有1700亿人民币,只能满足本地市场20%的需求。” 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广东省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学科带头人教授高工庄巍表示。


为了补半导体的课,2022年广东省豪掷千亿,推出一系列政策。


2022年4月,广东省工信厅印发《2022年广东省数字经济工作要点》,要全面实施“广东强芯”工程,加快湾区半导体、广大融智、智能传感器三大产业集团建设。


一、成立广东省半导体及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总规模500亿,首期200亿):设立子基金、生态子基金和风险子基金;二、粤芯CanSemi12英寸模拟特色工艺线三期四期投资400亿元;三、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产业投资基金,总规模1000亿,首期200亿元;四、湾区半导体产业集团,首期160亿元,目标300亿元;五、广大融智产业集团,一期100亿元;六、智能传感器产业集团,100亿。


同年,深圳出台《关于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和培育发展未来产业的意见》,培育发展壮大“20+8”产业集群,即发展以先进制造业为主体的20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前瞻布局8大未来产业。包括智能传感器、智能传感器、精密仪器、新能源、高端医疗器械等产业集群。


为壮大相关产业,深圳以“一个产业集群至少有一只基金配套支持”的理念,成立相关基金,基金群总规模达千亿级。


其中,智能传感器、合成生物、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产业共四个重点方向为首批先行产业,基金已在2022年12月落地,规模达165亿元。


广东省为什么集中全力发展智能传感器?


可以看到,以广州、深圳为核心,传感器产业获得的政策支持,均处于前列,都是作为首批获得资金扶持的产业。


为什么广东省会集中精力发展传感器产业?


芯片分为逻辑运算、存储器和传感器三大门类,我国已经在上海、北京、武汉、合肥等地建设了逻辑运算和存储器的主要产业平台,而传感器是万物互联的基础、应用广泛,亟待进一步发展。同时,我国传感器产业羸弱,中高端传感器80%需要进口,传感器芯片进口率达90%已成共识,国产传感器发展空间较大。


也即是说,我国其他地区的逻辑运算、存储器等半导体产业布局已相对完善,所以广东选择从传感器产业切入突破。


广东是我国的制造业大省,拥有广汽、美的、比亚迪、格力、TCL、华为、迈瑞医疗、大疆等等众多巨型制造企业,具有庞大传感器产品需求,在广东大力建设智能传感器产业正当其时。


早在2021年3月26日,工信部电子司联合广东省工信厅在广州市增城区召开了国家智能传感器产业发展座谈会,会议对在大湾区发展智能传感器产业形成了诸多共识。


此后,广东省对于传感器产业的政策支持力度日益加强,尤其是广州市和深圳市这两大经济核心,相继推出鼓励传感器产业发展的若干措施,将传感器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广东省智能传感器产业情况:设计公司多!应用型、商贸型公司多!IDM企业少!传感器芯片制造厂线少!


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的报告显示,截至2021年9月,广东省企业中,企业名称或者经营范围内含有“智能传感器”的大中小企业共79212家。


按注册资本划分,注册资本在100万以下的企业有21238家,100-500万的有31787家,500-1000万的有12536家,1000万以上的有13542家,占比分别为26.85%、40.18%、15.85%以及17.12%。

但是,广东省传感器企业大多数从事传感器应用或贸易工作,传感器设计企业较少,而传感器IDM企业更是寥寥无几。


这点与我国传感器产业当前境况类似,而传感器生产、制造类企业主要集中在长三角地区。


根据《中国传感器发展蓝皮书》的披露的数据显示,广东省传感器生产制造类企业仅有约149家,不仅远少于长三角地区,也少于中部地区和京津翼地区。


▲数据来源:《中国传感器发展蓝皮书》


从省市地区的数据看,广东省传感器应用和贸易企业是各省市中最多的,但传感器制造企业却少于上海、江苏、安徽、山东等省市,可见广东省传感器产业在制造生产上短板明显。

▲数据来源:《中国传感器发展蓝皮书》


目前,广东省领先的传感器企业有汇顶科技、道通科技、瑞声科技、奥比中光、万讯自控、奥迪威、南华仪器、奥松电子、安培龙、速腾聚创、镭神智能、戴维莱、飞骧科技、飒特红外等,相关企业介绍和产线信息可在18luck交流吧搜索企业名称查看。



据公开信息披露,目前MEMS传感器IDM企业仅有奥松电子一家,汇顶科技、瑞声科技等广东传感器头部企业大都属于Fabless公司。


此外,不少传感器生产制造公司的敏感元器件、MEMS裸Die等核心部件,需要向国外传感器巨头采购,本身仅从事传感器的封装、测试、标定等工作,技术含量需要进一步提高。


广东省首个智能传感器产业园揭牌!数百亿智能传感器产业基金成立!规模庞大的MEMS传感器生产线投入建设!广东省疯狂搞传感器!


从2021年后,广东省对传感器产业的投入明显加强,节奏也明显加快。无论是广东省政策,还是广州市、深圳市两大核心城市,对于传感器产业的政策鼓励,优先级都是排在前列的。


2021年8月,广东省政府正式发布《广东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


在芯片设计方面,广州重点发展智能传感器、射频滤波器、第三代半导体,建设综合性集成电路产业聚集区;芯片制造方面,广州以硅基特色工艺晶圆代工线为核心,布局建设12英寸集成电路制造生产线,深圳定位28纳米及以下先进制造工艺和射频、功率、传感器、显示驱动等高端特色工艺,推动现有芯片制造生产线产能和技术水平提升;在封测方面,广州发展器件级、晶圆级MEMS封装和系统级测试技术等。

▲来源:《广东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


2021年9月,广东省首个智能传感器产业园——粤港澳大湾区智能传感器产业园,正式揭牌,并于2022年8月建成。广东智能传感器产业园位于广州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鱼珠片区)北侧,总占地面积约10.79万㎡,建筑面积49.8万㎡,总投资26.8亿元。力争5年内建成立足粤港澳大湾区辐射全国、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智能传感器产业集聚区,形成千亿级产业集群。


而中国传感器产业排名TOP2的两大传感器园区,江苏工业园区和上海嘉定工业园区,早在20214年和2016年已形成一定规模,建设完善的MEMS传感器芯片中试平台。


▲粤港澳大湾区智能传感器产业园建成航拍图


2021年11月,注册资本达100亿元的湾区智能传感器产业集团成立,由兴橙资本作为发起人组建,在海外购买IMEC技术授权,将上海乃至全球的先进传感器技术在大湾区应用推广。集团将快速打造核心产业平台,建设对标世界先进水平的12英寸MEMS传感器量产线、12英寸晶圆级MEMS传感器封装和SIP系统级传感器封测量产线,在增城南香山打造千亩空间的产业园。


2022年3月,深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发布关于公开征求《深圳市关于推动智能传感器产业加快发展的若干措施》(征求意见稿)意见的通告,相关政策于同年12月出台。


深圳将从健全产业公共服务能力、构建核心技术竞争力和强化市场牵引发展能力三方面,加快发展智能传感器产业集群,促进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高端。政策显示,对企业能够解决智能传感器产业“卡脖子”问题的,资金资助最高达到了1亿元!(相关政策内容参看《最高资助1亿!深圳要解决智能传感器产业“卡脖子”问题(附政策全文)》)


2022年9月,深圳市光明区政府发布《深圳市光明区关于支持智能传感器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征求意见稿)》。光明区将支持建设一条兼具研发中试和量产能力的亚微米级8英寸MEMS中试线,重点推动深硅刻蚀、薄膜沉积、薄膜应力控制等核心制造工艺升级,形成标准工艺设计工具包(PDK),面向市内外有关企业提供研发中试和批量代工服务。


据了解,上述中试线项目总投资额15.33亿元,建成后一条线产能可达3000片。同时,深圳市还计划将总规模50亿元的智能传感器产业基金落地光明。


2022年9月,广东越海集成高端传感器8寸/12寸TSV封装项目生产基地开工建设,将建设晶圆级封装生产线、3D传感器模块生产线,建成12寸TSV封装产能每月1.3万片,8寸及兼容4/6寸TSV封装产能每月2万片,填补了增城、广州乃至广东在“晶圆级先进封装”领域的空白,可服务于新能源汽车、自动驾驶、消费电子、安防监控、生物医疗、物联网、智能制造等多个领域。项目计划投资总额将超60亿元,建成后预计年产值超40亿元。


▲越海生产基地规划图


2022年12月,增芯12英寸先进MEMS智能传感器及特色工艺晶圆制造量产线项目开工建设,计划2024上半年通线,2025年年底满产。据《广州市2022年重点建设项目计划》显示,广州增芯项目总投资将达到370亿元!打造集研发、量产制造、封测与应用为一体的MEMS制造平台。一期第一阶段达产后产能2万片/月;一期第二阶段达产后产能扩至6万片/月。


根据产能计算,该产线规模远超现有MEMS产线产能,将对我国传感器产业格局有较大影响。相关信息可参看《370亿元,未来全球最大MEMS晶圆产线开工!》

2023年1月,深圳市光明区智能传感与精密仪器先进制造业园区开工建设,项目位于光明区西南直角产业带,综合开发范围1.95平方公里,规划容积382.51万平方米,分四期开发,项目总投资达81.9亿元。


这是继粤港澳大湾区智能传感器产业园后,广东省第二个成规模的传感器产业园区。


结语

广东自改革开放以来,长久占据中国经济最强省份的宝座,某种程度上是中国经济发展的缩影。如今,随着国际形势转变和中国产业的发展,广东也亟需从以前的贸易、加工型产业,向更高技术含量的先进制造等转型。

广东传感器产业目前短板明显,传感器芯片制造能力落后太多,而在传感器Fabless企业中,还需增强头部企业的技术实力,培养更多创新企业,形成拥有一定规模的传感器设计、生产集群。

自2020年以来,广东密集推出扶持传感器产业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其力度之大、政策范围之广,超过其他兄弟省份城市,可见广东对于发展传感器产业的决心,广东在全力搞传感器产业!未来可期!

对本文有什么看法?欢迎在新利18国际娱乐公众号本内容底下留言讨论,或在中国最大的传感社区:传感交流圈中进行交流。

您觉得本篇内容如何
评分

相关产品

CSMS 中科微感 人工智能+嗅觉传感器(AI-Nose) 气体传感器

中科微感逐步攻克了制约人工嗅觉传感发展的核心材料、硬件、算法等技术,开发出了以新型纳米敏感材料为基础,以微纳加工技术为支撑,以人工智能算法为核心的第一代 MEMS 基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原理的人工嗅觉传感器产这一产品将解决当前制约人工智能嗅觉技术与市场应用发展的关键问题:提供量产化的高一致、低成本、微型化的嗅觉传感器阵列硬件,以及提供标准化的人工智能+嗅觉气味感知软件平台,使客户能够快速构建和应用气味数据模型

Mil-Ram Technology, Inc. 01-26159 气体变送器

Mil-Ram的新型RS 485\/4-20mA 3或4线智能变送器氨气体检测。固态金属氧化物半导体(MOS)传感器技术在工业条件下具有长、可靠的使用寿命。

NOSHOK 615 Series High Accuracy Transducer 真空传感器

NOSHOK系列615\/616压力传感器专为要求高精度和耐用性的重型应用而设计。这些传感器使用的是非常精确的、稳定的半导体溅射技术。615\/616系列压力传感器具有多种电气和工艺配置,完全适用于1800、1900和2000系列智能系统数字指示器,是重型应用的首选。装运前,对所有NOSHOK传感器进行最终电气输出和校准检查,以确保100%的开箱即用可靠性

ASAIR 奥松电子 AHT21 温湿度传感器

AHT21是基于半导体技术的新一代智能温湿度传感器,体积十分微小,大小仅为3*3mm,高度仅为0.8mm,精巧的尺寸及其宽泛的电压适配范围(2.2v至5.5v)可以广泛应用于多种不同的设备,优秀的性能赋予其在较宽的温度范围传感器内配有一个全新设计的 ASIC专用芯片、 一个经过改进的MEMS半导体电容式湿度传感元件和一个标准的片上温度传感元件,具有高品质、响应速度快、抗干扰能力强、性价比高等优点,其性能已经大大提升甚至超出了前一代传感器(AHT10)的可靠性水平,新一代温湿度传感器,经过改进使其在恶劣环境下的性能更稳定。

Sensirion 盛思锐 SLQ-QT105 液体流量计

SLQ-QT105是一种半导体级传感器解决方案,适用于高达120毫升/分钟的烃基液体(如光刻胶和溶剂)的流量,适合于高要求涂层系统的集成。基于Sensirion经验证的热微传感器技术,它在灵敏度、可靠性和速度方面开辟了新的前景。SLQ-QT105响应时间短,可精确监控高动态过程,如快速加药操作。提供智能数字接口和强大的RS485通信,以实现远距离和总线功能。对于流量高达120毫升/分钟的水基液体或高粘性液体,请参阅我们的液体流量计SLQ-QT500。

评论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回复|注册

提交评论

新利18国际娱乐

传感器行业综合服务平台,立志于建设便捷方便的传感器选型器、行业专业媒体

关注

点击进入下一篇

进口医疗氧气传感器全面缺货,替代产品加大产能保障供应

提取码
复制提取码
点击跳转至百度网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