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程序
传感搜
传感圈

核污染水排海或将影响整个生物圈?中方强势表态!

2023-03-10
来源: 仪器信息网
关注
摘要 核辐射是指由原子核衰变所释放出来的高能电磁辐射或粒子辐射,它可以穿透物体,对人体有害。3月,日本核电污水排海事件有新进展,中方做出回应。

福岛核电站发现大范围放射性核残渣,日本首相:核废水排海时间不变

据报道,3日,日本首相岸田文雄称,日方将于今年春季到夏季将福岛核污染水排放入海,并称为实现福岛重建,这一时间无法推迟。

5日,据日媒报道,日本东京电力公司对福岛第一核电站1号机组反应堆安全壳内部的调查结果显示,放射性核残渣很可能仍大范围分布在底部堆积物的表面。

也有相关报道称,2022年12月,东电便向积水的安全壳内投放了配备辐射检测传感器的水下机器人。2023年2月分析结果发现,燃料碎片中散发出强烈的中子射线和放射性物质“铕-154”的放射线。

日方核电专家:核污染水排海,或将影响整个生物圈

近期,日本“原子力资料情报室”负责人伴英幸近日表示,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污染水中所含有的氚以及其他放射性元素,在海洋环境中有可能进入生物体内,并通过食物链形成生物富集,进而影响整个生物圈。

伴英幸还表示:已有很多科研论文结果显示氚会形成生物富集。此外,氚还可能与脱氧核糖核酸中的氢元素发生置换,这一点也已得到了证明。

中方代表在国际原子能机构三月理事会上表示,日本必须正视国际社会关切,不得不顾国家社会和本国人民的广泛质疑和强烈反对,不得擅自启动核废水排海。

核污染与应急监测,生态环境部、北京市辐射安全研究会专家亲临直播现场!

核辐射是指由原子核衰变所释放出来的高能电磁辐射或粒子辐射,它可以穿透物体,对人体有害。它由α粒子、β粒子、γ射线和中子组成,其中α粒子和β粒子是由原子核衰变而来,γ射线和中子则是核反应产生的。

核辐射的危害主要来自它所释放的热能和电磁辐射,当它穿过物质时,会对物质的原子核造成破坏,造成细胞和DNA损伤,从而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的危害。

魏新渝:生态环境部核与辐射安全中心 正高级工程师

报告题目:核动力厂取排水环境影响评价

【摘要】 核动力厂冷却水取水量较大,取水卷塞和卷载的生物损失量大,可能的影响大。另外,在温排水影响方面,亟需制定温排水影响大小判定准则、温排水混合区准则、监测和后评估要求。基于上述考虑制定了《核动力厂取排水环境影响评价指南》,本报告对该指南进行了解读。

熊小伟:北京市辐射安全研究会 秘书长

报告题目:核电厂流出物监测与环境监测介绍

【摘要】 主要介绍核电厂气载流出物中放射性惰性气体、放射性碘、气溶胶、氚和碳-14等在线和取样监测方法,液态流出物中氚、碳-14和其余核素在线和取样监测方法,核电厂运行后辐射监测技术方法。

王海鹏:生态环境部核与辐射安全中心 高级工程师

报告题目:核与辐射应急监测技术

预约报名制参会,先到先得,审核通过将收到参会链接:(点击链接或图片可快速报名)

https://www.instrument.com.cn/webinar/meetings/nuclearradiation2023/

报名失败,可添加微信:13260310733


您觉得本篇内容如何
评分

评论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回复|注册

提交评论

提取码
复制提取码
点击跳转至百度网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