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程序
传感搜
传感圈

高德发布全国首个交通运行评价AI系统

2019-08-16
关注
摘要 系统能通过视频AI识别技术,第一时间感知拥堵,并通过APP、车载导航、智慧诱导屏等手段进行零时差分流引导。据了解,该系统计划推广到全国40个超大和特大型城市。

  破解交通治理的难题,离不开高效的城市交通精细化管理与出行服务。8月13日,在2019互联网+城市交通管理创新论坛上,高德地图发布了基于AI和大数据的城市交通智能分析评价诊断的“明镜系统”。据介绍,这也是全国首个交通运行评价AI系统。目前,该系统已在合肥上线。


高徳地图副总裁董振宁在会上介绍明镜系统,资料图

  据了解,目前系统已正式上线,为交通精细化管理提供方向参考。上线后的系统,不仅可以实现交通健康扫描、拥堵时空挖掘、拥堵成因分析,还能给出科学治堵建议。

  2018年,合肥交警部门发布了全年合肥交通大数据,长江西路高架五里墩段、西一环、南一环、阜阳路和南二环成为合肥堵点。治堵过程中,该系统以交通领域8个类别的多种交通数据作为数据底盘,并通过AI算法对路网、路段、路口的交通运行情况进行分析,能从空间、时间、强度三个维度的十余个指标,来对城市交通状况采取评价。

  当发生交通拥堵、事故等交通事件时,系统能通过视频AI识别技术,第一时间感知拥堵,并通过APP、车载导航、智慧诱导屏等手段进行零时差分流引导。

  目前,高德已在武汉实现了与信号灯的信息协同,通过智慧锥桶等物联网设备实现基于位置的人车路协同,同时嵌入了北京等地的领导决策体系。哪些道路最拥堵?几点到几点路上车最多?这些问题,该系统可以回答你。

  在信息协同能力方面,目前,在武汉,系统已实现了与信号灯的信息协同,通过智慧锥桶等物联网设备,实现基于位置的人车路协同。此外,当发生交通拥堵、事故等交通事件时,视频AI识别技术可第一时间感知拥堵,并通过APP、车载导航、智慧诱导屏等手段进行零时差分流引导、从而有效降低交通事件的影响,提升运行效率。

  据了解,明镜系统计划推广到全国40个超大和特大型城市。


济南“交通大脑”结构简介,资料图

  延伸阅读:济南“交通大脑”利用AI治堵

  2018年年底,以当前先进的交通管理、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为技术核心的“济南交通大脑”正式上线,这标志着昔日的“中国第一堵城”济南,迈出了用科技手段治堵的关键一步。在大数据分析基础上,AI装备下的“交通大脑”通过实时调整信号灯,为后方车辆规划好绕行路线等一系列动作,让一场堵车消于无形。

  济南“交通大脑”的核心是“一云四中枢”,其中,“一云”为交通专享云,是整个交通大脑的数据仓库和计算基础,汇集政府数据(卡口、两客一危、渣土车、公交车等)、互联网数据及其他各类数据,为交通大脑提供基础数据。“四中枢”由感知中枢、分析中枢、决策中枢与评估中枢构成。

  在济南,一天交通的起点是从一串串数据流的交互融通中开始的。早高峰来临前,济南“交通大脑”就已快速运转,分析研判交通流量、车载导航、车辆状态等多源数据,进行多层次智慧应用,再通过移动终端、户外大屏等形式引导车主出行,避免拥堵。同时,济南交警通过对百度、滴滴等公司提供的浮动车轨迹数据分析,打造 “会思考的信号灯”——具有深度学习能力的计算机控制下的交通信号控制模式,实现了交通信号配时智能化和区域信号多点联动自适应化。

您觉得本篇内容如何
评分

评论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回复|注册

提交评论

Mark

Hi,第一时间获取全球传感器最新鲜、最前沿的行业、技术资讯,赶紧来关注我吧

关注

点击进入下一篇

MEMS惯性传感器技术概述

提取码
复制提取码
点击跳转至百度网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