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程序
传感搜
传感圈

比亚迪100亿押注,钠电池是好生意吗?

2024-01-13
关注
自年初以来,钠电池轨道一直在动态。首先,比亚迪(徐州)钠离子电池项目启动,总投资100亿元,主要生产钠离子电池电池、PACK等相关配套产品,计划年产能30GWh。几乎与此同时,六氟磷酸锂企业多氟多在回答投资者提问时表示,钠离子电池研发系统的建设已经完成,钠离子电池试生产线已经建成。第一款钠电池量产车正式交付。据悉,新车配备了中科海钠提供的32140钠离子圆柱电池,采用蜂窝电池安全结构,整个电池组容量为23.2kWh,CLTC续航里程230公里。然而,尽管钠离子电池正在加速“上车”,相关行业的投资也在增加,但在锂价暴跌的今天,该行业对该行业现阶段的发展持保守态度。1月10日,中国科学院战略咨询研究所工业科技创新中心汽车行业特别研究员陆文亮告诉《时代周刊》,近年来钠离子电池主要是由于两年前锂电池价格飙升,许多企业开始进入布局,希望通过钠电池应对锂电池原材料价格上涨。但目前锂价已跌至之前高点的六分之一左右,钠电池的成本优势并不明显。真锂研究创始人兼总裁墨柯也告诉《时代周刊》,从目前的情况来看,锂价格急剧下跌,这对钠电池的推广和应用确实不是一件好事。在其看来,只有当碳酸锂价格处于上涨周期时,钠电池的大规模应用才能提上议程。因此,在2025年锂价现在的拐点之前,如果企业想在钠电池行业分一杯羹,就要尽快布局,包括装车进行市场检验,等待大规模应用的到来。近两年来,“上车”加速,钠电池量产装车之路不断加快。去年2月,中科海钠与思浩新能源联合发布了第一辆钠离子电池试验车;去年4月,宁德时代宣布,钠离子电池将首次推出奇瑞车型;去年年底,富能科技宣布,世界上第一款钠电动车型正式下线。据其官方微信报道,江铃EV3(青年版)251公里版是福能科技与江铃集团新能源汽车合作的首款钠离子电池纯电动A00级车型,可满足年轻一代日常工作交通、郊区旅游等多样化场景的需求。“在与乘用车、两轮车、换电、储能等客户和项目的积极对接和开发中,富能科技钠电产品也得到了大量客户的良好反馈。富能科技表示,根据规划,2024年将投产第二代钠离子电池,能量密度将达到160~180Wh/kg;2026年,产品能量密度将进一步提高到180~200Wh/kg,以满足更多场景的应用需求。此外,江淮是第一款钠电池量产车正式交付。根据江淮的官方微信,这款带钠离子电池的花仙子采用了蜂窝电池的安全结构,整个电池组容量为23.2kWh,CLTC续航里程230公里,100公里电耗水平接近10度。《时代周刊》记者采访了江淮,了解后续钠电池将上车的车型,以及是否有更多的计划。相关人士表示,他们目前知道新闻通知的内容。据悉,下半年将推出300公里续航的钠电版车型,继续推动钠电产业化进程。除加速上车外,相关行业的投资热度也有所上升。据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认证的“金龙湖发布”1月4日称,当天上午,2024年全市重大产业项目建设启动会暨比亚迪(徐州)钠离子电池项目启动活动在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举行。比亚迪(徐州)钠离子电池项目总投资100亿元,主要生产钠离子电池电池、PACK等相关配套产品,计划年产能30GWh。《时代周刊》记者采访了比亚迪,称钠离子电池项目预计何时竣工投产,截至发布前尚未得到回应。巧合的是,根据高工锂电池的数据,2023年钠离子电池开工项目投资规模超过416亿元,产能规划超过100GWh。此外,据《中国钠离子电池产业发展白皮书(2023年)》预测,到2023年底,全行业将形成13.5GWh钠离子电池专用量产线产能,到2030年钠离子电池实际出货量将达到347GWh。A00级纯电车型是好搭配吗?行业布局火爆,钠离子电池的市场前景如何?据易威科技董事长夏顺利介绍,钠离子电池有望在未来与磷酸铁锂电池形成相互补充的产业模式,成为具有光明产业前景的成本和性能解决方案。江淮表示,钠离子电池的原理和结构与锂离子电池相似,可与锂生产设备和工艺兼容,具有资源储量丰富、低温性能优异、充电性能强、后续成本优势进一步突出等六大独特优势。“钠电池在安全性和低温性能上有优势,但也有很大的缺点。与锂电池相比,钠电池的整体能量密度较低,循环次数不如锂电池。虽然钠电池甚至其负极材料在成本上相对便宜,但从整个生产过程的难度来看,它仍然相对复杂。此外,相关设备技术还不成熟,实际成本相当高。鹿文亮告诉《时代周报》记者。从目前的上车情况来看,钠电池可能专注于电动汽车市场的微型汽车。在行业看来,这种车有两个特点,一是交通通勤,驾驶距离不远,能量密度低钠电更合适;二是微型电动汽车或更追求经济。鹿文良向记者指出,从钠电池上车的角度来看,受能量密度的影响,目前乘用车领域主要供应A00级汽车,里程要求不高,但如果是A级、B级汽车,里程通常在500公里或600公里以上,钠电池现阶段无法实现。然而,钠电池可以作为二轮电动自行车领域替代铅酸电池的作用。墨柯还告诉《时代周刊》,钠电池目前需要克服的问题主要是其负极材料,因为它不能与行业主流锂电池负极材料共享,因此必须重新开发。二是工艺应用的成熟度,也需要实际检验。至于装载应用,在一些更注重价格的细分市场,钠电池比锂电池更有优势,后续两者仍然是互补发展的关系。锂价暴跌,钠电成本优势逐渐丧失?值得注意的是,也有业内人士认为,在锂价暴跌的背后,钠电池的成本优势可能正在逐渐丧失。鹿文亮告诉《时代周刊》,钠电池最近并没有出现。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的胡永生团队于10多年前开始了钠电池的研发,几年前在低速电动汽车上安装了示范,但尚未正式批量生产。近年来,钠离子电池的流行主要是由于前两年锂电池价格的飙升,许多企业开始切入布局,希望通过推出钠电池来应对锂电池原材料价格的上涨。但目前锂价已跌至之前高点的六分之一左右,钠电池的成本优势并不明显。从现阶段的发展来看,很难对锂电池产生冲击和替代,最多起到保证的作用。1月11日,根据上海钢联发布的数据,电池级碳酸锂平均价格为9.7万元/吨。2022年,其价格一度飙升至60万元/吨的高点。但现阶段钠电池的推广应用虽然受碳酸锂价格的影响,但从长远来看仍有发展空间。1月4日,多氟多在回答投资者提问时表示,碳酸锂的急剧下降削弱了钠离子电池的成本优势,公司推迟了商业生产进度,但研发和成本降低仍在全面推进。墨柯告诉记者,“该行业有这样一组估计,当碳酸锂价格在20万元以上时,钠电池的成本与锂电池相比具有一定的优势。但目前,整个行业对今年锂价走势的看法将继续下跌,明年可能会跌至谷底,然后开始新一轮的价格上涨周期。只有当碳酸锂价格处于上涨周期时,钠电池的大规模应用才能提上议程。因此,在2025年锂价现在的拐点之前,如果企业想在钠电池行业分一杯羹,就要尽快布局,包括装车进行市场检验,等待大规模应用的到来。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明高在去年4月举行的第二届世界动力电池会议云宜宾论坛上也表示,钠电池可以发挥平衡锂价格、确保锂资源供应安全的作用,不太可能成为主流,但钠离子电池技术必须发展,“因为它是锂离子电池的有益补充。“本文来自微信微信官方账号:时代财经APP (ID:tf-app),作者:李卓玲,编辑:张泽
您觉得本篇内容如何
评分

评论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回复|注册

提交评论

提取码
复制提取码
点击跳转至百度网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