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程序
传感搜
传感圈

上海微技术工业研究院加快生产高性能红外温度传感器

2020-02-15
关注
摘要 在人工智能等技术应用方面,上海微技术工业研究院正加快生产自主研发的高性能红外温度传感器,以支撑国内有关厂商生产。

  据了解,2月13日下午,上海举行新闻发布会,邀请众多专家介绍上海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情况。上海市科委总工程师陆敏透露,市科委聚焦疫情防控需求,协调汇聚各方资源,全力为疫情防治提供科技支撑,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是建立健全应急协同工作机制。一是强化了与国家部门之间的沟通机制。持续跟踪和落实国家应对疫情联控机制科研攻关任务,结合上海科研优势和防控工作需要,做好科研布局。二是建立了跨部门的科技攻关工作组。由市卫生健康委、市科委、市教委、市经济信息化委、市药品监管局等部门组成,主要负责布局实施市级应急科技研发任务,组织科研团队开展协同攻关,加快临床研究成果的转化和应用;同时,成立专家委员会,负责对流行病学、病毒病原学、药物和疫苗研发、临床诊疗等领域的科研任务布局进行科学指导和支持。三是拓展了市区联动工作机制。 在原有市区联动的科技工作机制基础上,协调各区通过加强科技资源整合、应急信息共享、创新平台共建等工作,全面参与科技支撑疫情防控工作。

  其次是强化科研攻关力度和保障作用。紧急启动了应急科技攻关专项,聚焦流行病学研究、检测试剂研发,药物和疫苗研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方向,加大科研攻关力度。 目前,已实施6个应急科技攻关项目,首批科研资金已拨付到位。

  其中,在流行病学研究方面,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团队围绕新冠肺炎的传播模式,发展和扩散趋势等开展研究,分析传播规律,预测疾病流行趋势,研究制定科学的预防控制策略,为疫情防控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

  在检测试剂研发方面,之江生物等三家企业开展的相关检测试剂攻关项目快速研发出检测产品,并获得国家药监局首批生产批件(占全国首批获批企业的50%)。截止到2月11日,3家企业累计提供核酸检测试剂盒232.5万人份。

  在应急药物和疫苗研发方面,中科院上海药物所对一批已上市药物抗新冠肺炎的新适应症开展拓展研究,取得一定进展;同时,药物所通过体外评价模型的建立和高通量筛选体系的优化,已初步筛选4万样次化合物,加快活性化合物发现速度;斯微生物与东方医院合作开展了mRNA候选疫苗的研发工作,第一批小样已于近日送达国家有关部门开展药效实验。

  在人工智能等技术应用方面,上海微技术工业研究院正加快生产自主研发的高性能红外温度传感器,以支撑国内有关厂商生产;依图医疗开发出新冠肺炎智能影像评价系统,已在上海、武汉、北京等多地运用,全面提高了筛查效率;优刻得(UCloud)安全屋技术为疫情重点地区往来人员信息排查提供了支持;云知声推出“疫情防控机器人”,有效帮助了基层街道社区开展健康情况追踪和流动情况排查。

  三是支持科技企业抗疫情稳发展。为贯彻落实《上海市全力防控疫情支持服务企业平稳健康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2月10日市科委发布《关于全力支持科技企业抗疫情稳发展的通知》,全力支持科技企业渡难关、稳发展,促转型。

您觉得本篇内容如何
评分

评论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回复|注册

提交评论

提取码
复制提取码
点击跳转至百度网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