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程序
传感搜
传感圈

月球背面惊现不明胶状物质:玉兔二号揭秘

2020-06-23
关注
摘要 此前在第8个月昼期间,玉兔二号曾在一个直径约2米、深约0.3米的新鲜撞击坑内部,发现大小约52厘米×16厘米的未知物质。与周围月壤相比,它具有不规则的外形,呈黑绿色,还有一定的光泽。

自从登陆月球背面以来,“嫦娥四号”着陆器和“玉兔二号”月球车已顺利工作500多天,日前再次自主唤醒进入第19个月昼,在着陆区物质成分与地下结构等科学领域取得多项成果。此前在第8个月昼期间,玉兔二号曾在一个直径约2米、深约0.3米的新鲜撞击坑内部,发现大小约52厘米×16厘米的未知物质。与周围月壤相比,它具有不规则的外形,呈黑绿色,还有一定的光泽。

玉兔二号靠近撞击坑

新鲜撞击坑内部未知物质周围环境全景影像拼接图

科研团队发现,新鲜撞击坑周边存在许多与月壤具有相似土灰色的块体,能被月球车车轮碾压成粉状,因此推断其为块状月壤,而非石块。

光谱解混结果显示,新鲜撞击坑周边、内部的块状月壤中,长石矿物相对含量较多,橄榄石和辉石相对含量基本相等,表明着陆区月壤可能是苏长岩风化产物。

玉兔二号获取的避障相机影像

通过与阿波罗任务采集的样品比较,未知物质与角砾岩样品的外观较为类似。

经过进一步的撞击成坑理论分析,该未知物质为撞击形成的角砾岩,可能为附近某撞击坑溅射物的撞击熔融角砾岩,可能是这个新鲜撞击坑成坑时形成的撞击玻璃凝结角砾岩。

阿波罗采样的角砾岩样本

目前,嫦娥四号和玉兔二号工况正常,能量平衡,正按计划开展科学探测任务。

后续,科研团队将继续对二者的探测任务进行科学规划,严密操作,争取获得更多的第一手月球背面探测数据,深入研究分析,相关科学成果将及时发布。

  • 玉兔
  • 天文
  • 嫦娥
  • 月球车
您觉得本篇内容如何
评分

评论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回复|注册

提交评论

西贝网

这家伙很懒,什么描述也没留下

关注

点击进入下一篇

NASA用VR模拟黑洞人马座A*周围宇宙的500年演化

提取码
复制提取码
点击跳转至百度网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