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程序
传感搜
传感圈

投资并购的背景下 面板行业格局正在被重塑

2020-09-04
关注
摘要 2020年上半年中国大陆面板厂表现强势,而韩国厂商的退出策略必然带来市场份额的快速收缩。

  2020年上半年中国大陆面板厂表现强势,而韩国厂商的退出策略必然带来市场份额的快速收缩。

  2020年面板行业面临新一轮的风云际会,下半年以来,产业的整合之势愈发猛烈。前有TCL科技收购三星苏州产线,后有夏普(富士康旗下)拿下JDI的白山工厂,目前还有国内中电熊猫的产线等待收购,可以预见接下来液晶市场的集中度将进一步提升。

  回顾面板显示发展史,产业核心区域的转移从美国、日本再到韩国、中国台湾地区,如今产业链又加速向中国大陆聚集,其中,液晶是漫长的一大篇章,OLED是各方瞄准的未来篇章,巨头们提前争夺着话语权。目前,全球的面板产业仍呈现“两超多强”的格局,中国的厂商们在快速崛起,在当下复杂的产业环境中,强者逆周期布局,弱者淘汰出局。

  今年上半年,在疫情因素、产业周期低谷以及全球贸易环境变化的多重影响下,国内主要的面板厂商经受了不小的考验,大多营收增长,利润下滑。

  在上半年中,四大厂商中除了天马微电子营收140.57亿元,同比下滑3.69%之外,京东方(608.67亿元,增10.59%)、TCL科技(293.3亿元,增12.3%)、维信诺(11.65亿元,增4.4%)均同比增长。

  不过在归属上市公司的净利润方面,除了天马微电子同比增长15.67%至7.44亿元,其他三家有不同程度的下滑,京东方净利润11.35亿元,同比减少31.95%。TCL科技净利润12.1亿元,同比下降42.3%;维信诺净利润0.92亿元,同比下降47.3%。

  不过,今年二季度开始,面板供需关系发生转变,行业逐步开启景气周期,厂商业绩迅速扭转,并且资本运作频频。

  日韩逐渐退出液晶产业争夺OLED话语权

  而相对于半年报,业内显然更加关注面板产业内投资并购,以及未来的格局走向。

  韩系厂商三星和LG早已言明要逐步退出液晶市场,三星率先动作。8月28日,TCL科技发布公告称将收购三星苏州的8.5代液晶产线和模组厂,同时三星显示将对TCL华星进行增资,增资后三星显示占TCL华星 12.33%股权,成为第二大股东。

  TCL科技方面表示:“收购后TCL华星产能大幅扩张25%,加上2020年开始爬坡的t4线,TCL华星产能未来12个月将增长1.6倍。随着苏州项目的产能贡献和t7的产能释放,预计未来一年半左右的时间,TCL华星大尺寸面板产能在现有基础上增长64%。”

  TCL科技COO兼CFO杜娟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介绍道,收购三星会对TCL华星有三方面协同,其一是战略上协同,其二有助于TCL华星规模和产品结构的优化,其三对丰富工艺技术、产能良率领先以及高端产品方面都有比较好的改善,同时苏州三星有将近三百名的团队加入进来,是比较好的财富。

  另一边,日本面板企业JDI终于进行了重组,多年亏损的JDI从2017年开始就寻求改革,引入外部投资。直到2020年8月28日,JDI公布了重组计划,一方面将白山工厂土地和建筑物卖给夏普,作价3.9亿美元;另一方面把工厂的设备卖给一位美国客户,虽然JDI没有指明客户是谁,但是业内均认为是其大客户苹果,再加上此前约定出售的设备,一共作价2.85亿美元。

  在日韩纷纷退出液晶市场后,他们的重心转向更高端的OLED显示技术市场,尤其是韩国企业,在OLED具有先发优势,同时中国厂商们也在加强研发和产线推进。

  三星在小尺寸OLED面板一骑绝尘,根据群智咨询的数据,2020年上半年全球AMOLED智能手机面板出货排名中,三星显示占据78.3%的份额,随后是京东方(7.7%)、LGD(5.0%)、维信诺(3.3%)和和辉光电(3.3%)。虽然相比以往三星显示占据90%以上的市场份额,中国企业和LGD在不断抢夺三星的市场,在大尺寸OLED方面,如今仍然只有LGD可以大规模量产,但是不论TCL科技还是京东方,都在研究印刷OLED的技术,欲突破大尺寸OLED的瓶颈。尤其是TCL科技,今年还投资了日本的JOLED,并且在广州规划了第一条8.5代印刷OLED产线,计划2021年动工。

  TCL科技董事长兼CEO李东生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谈道:“我们在印刷打印柔性OLED方向已经跟进了将近六年,在广州也建了4.5代的线,这个项目也成为印刷柔性显示的国家创新中心。同时看到日本的JOLED今年新建的一条5.5的线已经开始批量供应,这回投资JOLED是看到它技术方面成熟,投资能够得到回报。另外一方面是参与它的业务发展。JOLED也承诺一些新技术的引进,大家共享一些技术。这对全新的下一代项目的发展能够大大降低技术风险,我们规划的是8.5代线,和日本JOLED是互补。”

  京东方、TCL、天马争霸液晶市场

  眼下市场上的收购悬念,还有中电熊猫和LG的中国液晶产线。有多位业内人士向记者表示,中电熊猫的接盘者中,目前来看京东方比TCL科技的可能性会更大一些,而LG的产线今年暂时没有出售计划。

  不论最终收购者是谁,在液晶产业中,中国企业已经登顶,其中在TV液晶市场上,京东方和TCL科技平分秋色,在手机液晶市场上,京东方、天马占据第一梯队。若之后夏普整合了JDI的手机产线,排名或发生变化。

  首先从TV面板来看,2020年上半年LCD TV面板出货总体呈现萎缩,根据群智咨询(Sigmaintell)数据显示,上半年全球液晶电视面板出货规模达到1.27亿台,较去年同期大幅减少9.8%;面积上,受大尺寸化趋势拉动,降幅远低于数量基准,出货面积约7560万平万米,同比减少2.3%。

  分区域来看,2020年上半年中国大陆面板厂表现强势,而韩国厂商的退出策略必然带来的是市场份额的快速收缩。受益于产能增长和韩厂退出因素的影响,中国大陆面板厂出货数量在全球市场份额达到55.5%,出货面积市场份额59%,同比分别增长9.3%和11.9%;韩国厂商则全面收缩,数量及面积份额分别较去年同期的28.3%和28.5%下降至18.8%和19.9%;中国台湾地区出货规模则保持相对稳定,但市场份额有所提升。

  分厂商来看,群智咨询数据显示,京东方继续保持行业第一,上半年出货数量2300万台,同比减少16.5%,数量减少主要受G8.5 32英寸产出规模大幅收缩影响之外,TV产能重心也逐渐转向G10.5;TCL华星出货数量排名保持第二位,TV出货规模数量面积均呈现正增长,尤其出货面积大增42.9%,跃居面积排名第二。

  TCL华星在收购了三星苏州厂后,TV面板出货量有机会超越京东方,北京迪显总经理崔吉龙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就2020年上半年看,BOE出货量22.5M,CSOT是20.9M,SDC的苏州厂上半年生产了大概5M的面板,单看上半年数据,CSOT加上苏州厂后可以超越,但是整体需要根据不同时间段进行判断。现在TCL华星稳坐第二位,未来京东方和TCL华星的占比会高于50%,2022年左右,BOE(京东方)+CSOT(华星)+HKC(惠科),TV领域估计能占到70%。”

  再看手机市场,在a-Si(非晶硅)液晶面板方面京东方处于领先地位,根据群智咨询数据,其上半年整体出货约1.6亿片,包括三星、华为、小米、OPPO、vivo等均为其主力客户;在TPS液晶面板上,天马微电子位列全球LTPS LCD智能手机面板出货首位,其客户结构稳定,包括三星、华为、OPPO、vivo、小米等品牌客户。与此同时,TCL华星也在LTPS LCD领域发力,随着收购推进以及各家产能释放,液晶领域的排位赛还将继续。

您觉得本篇内容如何
评分

相关产品

微传科技 VSI100 传感器模块系列

VSI100是微传智能科技研发的一款面向智慧城市物联网应用场景的倾角检测系统,由倾角检测设备VSI100和数据平台两部分组成。

Woosens 沃感科技 WMR 系列 电子罗盘

WOOSENS WMR系列三维电子罗盘采用了先进的 算法对模组进行了软磁和硬磁校正,提供了精确的方位 信息。模组的输出信息表示了模组当前的姿态位置,可 以用于需要360°旋转的系统当中。WMR系列电子罗盘将 三轴磁传感,三轴倾斜传感集成到一起。由于小巧的体 积, 非常适合空间要求高的系统。这些优点都使 WOOSENS WMR系列三维电子罗盘成为众多高精度, 高性能应用的选择。 WMR系列三维电子罗盘提供了灵活方便的命令设置。许多参数都是用户可编程的。我们希望 WMR系列三维电子罗盘能帮助您的目标系统实现最好的性能。

微著科技 高精度国产倾角传感器FAS1002 倾角传感器

FAS1002是微著科技最新推出国产化的单轴高精度MEMS倾角传感器,角度分辨率达到0.0005°,温度漂移小于0.001°/℃(未补偿),内置三阶温度补偿,满足不同应用场景高精度倾角测量需求。

Winsen 炜盛科技 MR007 气体传感器

抗硫化氢和有机硅干扰性能好,可用于天然气、液化气、煤气等可燃性气体的浓度检测

忻成科技 SDP191 气体分析

忻成科技 SDP191在线显示、报警露点仪

汉威科技 A8 空气检测

空气电台A8是由河南威果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出品的空气质量检测系列产品,配合“空气电台”、“威果智家”客户端使用。…

灵途科技 DTS1550-30 电源

灵途科技光纤测温1550nmDTS拉曼测温发射光源模块适用于DTS光纤测温,激光测距,光纤传感系统,激光雷达

松诺盟科技 ST 系列 扭矩传感器

松诺盟科技 ST 系列 扭矩传感器

MDT 多维科技 GE-A 弦波增量式

多维科技 GE-A 齿轮磁编码器

迷思科技 TUB100A01 压力传感芯片

迷思科技 TUB100A01 压力传感芯片

评论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回复|注册

提交评论

广告
提取码
复制提取码
点击跳转至百度网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