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日程更新|8月30日开播!31位嘉宾云聚第六届细胞分析网络会议iCCA2023(点击查看)
仪器信息网将于2023年08月30日-09月01日举办第六届细胞分析网络会议(iConference on Cell Analysis,iCCA 2023)。在线免费向听众开放报名,欢迎报名参会!报名链接:
https://www.instrument.com.cn/webinar/meetings/icca2023 (点击报名)
分会场设置
日期 | 上午 | 下午 |
08月30日 | 类器官与器官芯片 | |
08月31日 | 单细胞分析技术(上): 微流控/质谱 | 单细胞分析技术(下): 测序/代谢组学 |
09月01日 | 细胞治疗产品的CMC质量控制分析 | 细胞成像分析技术 |
iCCA 2023 交流群
精彩报告速览
蛋白响应型荧光探针用于超分辨荧光成像和生物传感研究
王璐 复旦大学 研究员
【摘要】活细胞中实时观测蛋白、代谢物等生物分子是研究生物功能的重要手段。然而,可用于活细胞特异性成像的荧光探针非常稀缺。我们基于罗丹明“开-闭”环独特性质,提出罗丹明染料进化新方法,通过引入磺酰胺结构,成功开发了可快速透膜、蛋白响应型荧光探针,实现活细胞免洗、多色STED超分辨荧光成像;而通过引入烷基胺则可将罗丹明染料进化为自闪烁探针,以实现单分子定位超分辨荧光成像(SMLM)。而通过结合识别蛋白,可构建新一代化学-遗传编码荧光探针,实现活细胞中NADPH等关键代谢分子的实时检测。
基于目标锁定机制的三维单分子示踪光学显微成像
侯尚国 深圳湾实验室 特聘研究员
【摘要】实时三维单颗粒示踪已成为研究动态生物相互作用的强大工具,而单分子示踪由于其高空间和时间分辨率以及高灵敏度,有可能革新生物学动态过程研究方式。我们开发了一系列的实时三维单颗粒、单分子示踪成像方法,其具有高时空分辨率、高成像深度和高灵敏度的优点,为在单分子水平上研究生物分子之间的三维相互作用动态提供了一个有力的工具。
结构光照明超分辨荧光显微镜的开发和生物学应用
李迪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正高级工程师
【摘要】 针对生物学领域的超微动态观测需求和传统结构光照明超分辨显微镜(SIM)的局限。我们使用掠入射照明取代传统的全内反射照明,成像深度提升10倍达1微米,成像速度近20倍达到684幅/秒;引入深度学习技术改进SIM重建算法,成像时程提升30倍达6万幅。应用上述技术,我们发现了十余种细胞器互作新现象,助力生物学领域发展。
细胞膜信号转导的单分子追踪
陈忠文 中国科学院生物与化学交叉研究中心 研究员
【摘要】 细胞感知外界环境的刺激并做出反应,通过一系列细胞膜受体信号转导过程调节细胞功能。我们通过单细胞和单分子荧光成像,结合人工脂质双层膜技术操纵和观测相关细胞膜受体,研究解释了细胞膜受体的空间分布和团簇态对于信号转导的调控作用。这些工作为细胞受体信号转导的基础研究提供了新的手段,并推动建立了新的生物学模型。
温馨提示:
1) 报名后,直播前一天助教会统一审核,审核通过后,会发送参会链接给报名手机号。填写不完整或填写内容敷衍将不予审核。
2) 通过审核后,会议当天您将收到短信提醒。点击短信链接,输入报名手机号,即可参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