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秒光栅与普通光栅的区别和应用
一、核心区别
制作工艺
飞秒光栅:采用飞秒激光直写技术,通过超短脉冲激光直接在光纤纤芯或包层中逐点刻写,无需去除光纤涂层,可穿透丙烯酸酯、聚酰亚胺等材料。
普通光栅:多使用紫外激光结合相位掩模法,需对光纤进行载氢或重掺杂预处理,且刻写时需剥离涂层,工艺复杂。
材料适应性
飞秒光栅:可在普通石英光纤、蓝宝石光纤、微结构光纤等多种材料中刻写,适用范围广。
普通光栅:依赖光敏光纤(如掺锗光纤),材料局限性较大。
性能特点
耐高温:飞秒光栅(II 型)可耐受 1000°C 以上高温(石英光纤),蓝宝石光纤甚至可达 1700°C;普通光栅通常在 250°C 以下失效。
抗环境干扰:飞秒光栅抗辐射、抗氢暗化、抗潮湿,适用于核反应堆、强电磁场等极端环境;普通光栅易受环境影响。
结构灵活性:飞秒激光可刻写复杂结构(如离轴光栅、啁啾光栅),支持多参数传感;普通光栅结构单一。
二、应用领域
飞秒光栅的典型应用
极端环境监测:如航空发动机、燃气轮机、核反应堆的高温、高压、高辐射监测。
工业与能源:超超临界发电机组、煤液化装置、油气勘探中的温度 / 应变测量。
精密制造:高功率光纤激光器的反射镜、色散补偿器,以及光纤通信中的复用器。
智能传感:长距离分布式传感(如管道泄漏监测)、复合材料(碳纤维、陶瓷基)内部状态检测。
普通光栅的典型应用
光纤通信:作为滤波器、色散补偿器,用于光信号处理。
常规传感:桥梁、建筑的结构健康监测,电力设备的温度预警。
消费电子:手机、可穿戴设备中的微型传感器。
三、总结
飞秒光栅凭借其耐高温、抗极端环境的特性,成为航空航天、能源、核技术等领域的关键器件;而普通光栅则以成本低、易量产的优势,在常规通信和传感中占据主流。随着飞秒激光技术的成熟,其应用场景还在向更复杂、更高要求的领域拓展。
-
收藏
-
赞同
热议话题 换一换
-
新利18国际娱乐
催化可燃传感器工业加油站餐饮用 电化学有毒氧气硫化氢一氧化碳氨气臭氧 红外甲烷丙烷二氧化碳 民用氢气一氧化碳 激光甲烷四系
55人参与151424阅读 -
中国传感器产业
投资7亿元!德国工业传感器巨头在华建设生产研发基地
100人参与39026阅读 -
传感线缆
ABB 清除传感器电缆 13-0101-001
2人参与26846阅读 -
物联网
金融级安全芯片-加密芯片LKT4304
21人参与26841阅读 -
压力传感器
国器传感的阵列式SERF磁强计系统,通过512道同步检测通道与自适应降噪算法,在卫星平台磁洁净控制中实现0.5fT/√Hz的超高灵敏度,较传统设备提升3个数量级。该技术已装备于某新型遥感卫星,成功将磁干扰抑制至亚飞特斯拉量级,保障了星载仪器的探测精度。在深海探测领域,其耐压型量子磁力仪可承受100MPa水压,为国产载人潜航器提供高精度地磁匹配导航。
111人参与22881阅读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回复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