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程序
传感搜
传感圈
楼主

FIFISIM物联

301

帖文

0

关注

254

获赞

关注

物联网卡安全威胁与防护指南-FIFISIM物联

2025-08-01 11:47:55 #物联网

传感专家

一、数据传输中的隐形风险​

智能门锁的指纹数据在传输过程中,若未采用端到端加密,可能被中间人攻击截获。某小区曾发生黑客通过伪造 AP 接入点,窃取 30 户业主的开锁指令。采用 TLS 1.3 协议可有效防范此类风险,其 0-RTT 握手机制在减少 30% 连接时间的同时,能抵御 90% 的中间人攻击。​

车载导航的位置信息属于敏感数据,某车队管理系统因使用明文传输,导致 10 辆货车的行驶路线被竞争对手获取。启用 AES 加密后,即使数据被截获,破解所需时间也从 2 小时延长至 200 年。​

二、设备身份的伪造危机​

工业传感器若缺乏硬件级身份认证,易被植入恶意固件。某化工厂的压力传感器遭伪造设备替换,上传虚假数据导致生产线停机 4 小时。采用 eSIM 内置的硬件加密芯片,可将身份伪造难度提升 1000 倍,芯片唯一 ID 与物联网卡 IMSI 绑定,实现设备与卡的双向锁定。​

传感专家

三、网络接入的安全漏洞​

公共 LTE 网络的信令信道存在被嗅探风险,某共享单车企业因未启用 VPDN,导致 10 万用户的骑行记录在传输中被泄露。部署 VPDN 后,数据经专用隧道传输,网络层加密强度提升至 128 位,信令拦截成功率下降至 0.01%。​

实用建议:办理物联网卡时,需上线前通过模拟攻击测试验证防护能力,某农业大棚项目因此避免了传感器数据被篡改导致的减产损失。

传感专家

  • 收藏
  • 4赞同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回复|注册

再写20字评论更容易被回复
发布评论
广告

2024 传感器传家网 粤ICP备10082760号
公司名称:深圳传感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中央网信办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举报邮箱:sensorexpert@sensorexpert.com.cn

您确定采纳此回答并关闭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