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卡安全威胁与防护指南-FIFISIM物联
2025-08-01 11:47:55
#物联网
一、数据传输中的隐形风险
智能门锁的指纹数据在传输过程中,若未采用端到端加密,可能被中间人攻击截获。某小区曾发生黑客通过伪造 AP 接入点,窃取 30 户业主的开锁指令。采用 TLS 1.3 协议可有效防范此类风险,其 0-RTT 握手机制在减少 30% 连接时间的同时,能抵御 90% 的中间人攻击。
车载导航的位置信息属于敏感数据,某车队管理系统因使用明文传输,导致 10 辆货车的行驶路线被竞争对手获取。启用 AES 加密后,即使数据被截获,破解所需时间也从 2 小时延长至 200 年。
二、设备身份的伪造危机
工业传感器若缺乏硬件级身份认证,易被植入恶意固件。某化工厂的压力传感器遭伪造设备替换,上传虚假数据导致生产线停机 4 小时。采用 eSIM 内置的硬件加密芯片,可将身份伪造难度提升 1000 倍,芯片唯一 ID 与物联网卡 IMSI 绑定,实现设备与卡的双向锁定。
三、网络接入的安全漏洞
公共 LTE 网络的信令信道存在被嗅探风险,某共享单车企业因未启用 VPDN,导致 10 万用户的骑行记录在传输中被泄露。部署 VPDN 后,数据经专用隧道传输,网络层加密强度提升至 128 位,信令拦截成功率下降至 0.01%。
实用建议:办理物联网卡时,需上线前通过模拟攻击测试验证防护能力,某农业大棚项目因此避免了传感器数据被篡改导致的减产损失。
-
收藏
-
4赞同
广告
热议话题 换一换
-
新利18国际娱乐
近三年一维力传感器市场规模大概多大呢
90人参与224578阅读 -
物联网
安全芯片助力游戏设备防抄板
21人参与62828阅读 -
中国传感器产业
中国唯一突破该传感器技术卡脖子实现量产,国防科大科研成果转化,比美国友商还先进!
116人参与59849阅读 -
传感线缆
莱恩联众传感线蓝——振动传感线缆,可低噪音设计
3人参与35355阅读 -
国产替代
LKT6850多场景应用安全MCU
112人参与33721阅读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回复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