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程序
传感搜
传感圈

终于来了!深圳首条MEMS中试线落地!中国第一MEMS代工厂主导建设!

2023-08-10
关注
摘要 广东省智能传感器产业有望迎来爆发,并促进本土智能传感器企业的升级

作为我国科技发展领头羊城市之一,中国最强的经济特区——深圳肩负着经济发展、科技突围的重任。


据深圳市智能传感行业协会2022年底调研数据显示,深圳市拥有智能传感器及产业链相关企业逾240家,其中包括上市公司12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11家、专精特新企业39家。


这里面,虽然在声学、压力、生物、激光雷达等多个细分领域,涌现出瑞声科技、汇顶科技等一批具有强大研发实力和行业影响力的传感器企业,但在芯片制造和设备、材料等方面仍存在明显短板,此前深圳并没有具有一定规模的MEMS中试线/量产线,深圳传感器企业设计、生产MEMS芯片往往要到长三角等国内外地区寻找产线流片。


MEMS中试线对于一个地区传感器产业发展的影响至关重要,如今,深圳首条MEMS中试线终于要来了!


8月2日夜间,中国及全球领先的MEMS芯片代工企业赛微电子正式官宣,将出资4.5亿与深重投集团关联体等成立合资公司,在深圳建设MEMS中试线,该产线即为此前深圳宣布将在光明区建设的MEMS中试线。


具体情况如何?深圳首条MEMS中试线落地哪里?有什么流片政策?为什么MEMS中试线对地区传感器产业发展这么重要?


中国&全球第一MEMS代工厂参与建设!总投资15.33亿元!深圳特区首条MEMS中试线要来了!


昨日(8月2日)晚间,中国&全球领先的MEMS芯片代工企业北京赛微电子发布公告,宣布其旗下全资子公司赛莱克斯国际拟与深圳市重大产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关联主体、远致星火、华大松禾、科莱恩特、赛莱创晶签署《投资合同》,共同出资设立赛莱克斯微系统科技(深圳)有限公司(简称“赛莱克斯深圳”)。


对于本次的投资目的,公告中称:

本次通过投资设立赛莱克斯深圳、在深圳投资建设MEMS项目,目的在于充分利用粤港澳大湾区优势资源要素,积极把握半导体及智能传感产业发展机遇,深圳产线与北京产线形成有效互补,更大限度、更多层次地满足不同地域、不同产业客户对MEMS工艺制造的需求,从而促进公司MEMS芯片制造业务的进一步发展,进一步提升公司综合产能、服务能力、行业地位和竞争实力,提升公司持续盈利能力,为股东创造更多的投资回报。


这意味着,此前流传已久的深圳MEMS中试线项目从政策阶段进入落地,并且由赛微电子主导建设。


传感专家

▲来源:赛微电子公告书


据公告显示,赛莱克斯深圳的注册资本为15亿元,其中赛莱克斯国际出资4.5亿元,持有30%股权;科莱恩特出资4.1亿元,持有27.334%股权;深重投集团关联主体出资3.6亿元,持有24%股权。此外,赛莱创晶、远致星火、华大松禾分别出资1.5亿元、9999万元、3000万元。


▲来源:赛微电子公告书


此前,早在2022年11月,举行的中国传感器与应用技术大会暨光明专项招商大会上,首次有消息确认,总投资额约15.33亿元的大湾区MEMS中试线项目将落户深圳光明区,并计划于2025年建设完成,该投资金额与本次赛莱克斯深圳注册资金数吻合:

据悉,该项目规划建设一条约产能3000片的8吋MEMS中试线,并具备热电堆、MEMS压力、MEMS麦克风、MEMS惯性传感、微流控和微振镜等工艺平台,以帮助相关中小企业实现从MEMS工艺研发、中试到小规模量产的无缝对接,降低初创公司的创业风险和资金压力,加速成果产业化进程,助力形成企业聚集效应。同时,总规模50亿元的智能传感器产业基金也将落地光明。


据6月2日,赛微电子投资者活动公告显示:

6、请介绍公司此前提到的大湾区布局情况?答:对于在北方和南方分别布局的MEMS中试线,公司规划的时间已经比较久了,目的是为了与北京FAB3规模量产线形成互补,提高公司对更广领域更多客户的中试服务能力,积累更多产品及工艺后自然也将持续孕育导入一些未来的量产订单。当然,由于所处区域的产业、资源、人才、技术特点等不同,这两条中试线也会具备不同的特征。根据MEMS业务的长期发展战略,公司计划、准备在北京及粤港澳大湾区分别建设中试线,相关投资事项仍在谈判、准备过程中,公司后续也将及时进行审议及披露。其中,公司在大湾区所布局MEMS中试线的设计产能为3000片晶圆/月,公司与各相关方正积极促进项目公司的设立,以推进产线建设。



深圳MEMS中试线推优惠大礼包!首次流片费用补贴60%!还有什么优惠政策?具体落地在哪里?


自2020年以来,广东省及深圳市省市政府推出了鼓励智能传感器产业发展的多项重要政策,向产业释放中国经济领头羊扶持国产传感器产业的决心,这些政策包括:《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培育发展战略性支柱产业集群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的意见》、《深圳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若干措施的通知》、《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和培育发展未来产业的意见》、《深圳市培育发展智能传感器产业集群行动计划(2022—2025 年)》等。


深圳对智能传感器产业空间布局,重点落在了南山、龙华和光明这三区。其中,南山区的定位重点放在了“产学研”;龙华的定位是“3C应用示范”;而光明区任务最重,肩负建设MEMS中试线、智能传感器产业园等任务。


此外,总规模50亿元的智能传感器产业基金,也已在2022年12底落地光明区,光明区成为深圳市重点打造的智能传感器产业高地。因此,对深圳粤港澳大湾区MEMS中试线的产业政策,均由光明区落地。


据2023 年3 月25日光明区政府发布的《深圳市光明区关于支持智能传感器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下文简称《措施》)文件显示,重点鼓励传感器企业利用光明区MEMS中试平台流片,将对企业在该中试线首次流片费用的60%给予补贴,单个企业年度最高补贴不超过600万,相比企业在外地流片补贴力度增加了一倍

第八条 支持企业首轮流片。支持智能传感器企业开展高端智能传感器首轮流片,按照工程产品首轮流片费用(含IP授权或购置、掩模版制作、流片等)的30%给予补贴,单个企业年度最高补贴不超过 300 万元。鼓励企业利用光明区MEMS中试平台流片,按首次流片费用的 60%给予补贴,单个企业年度最高补贴不超过 600 万元。


《措施》在第四条“支持建设智能传感器MEMS 中试线”,提到:

第四条 支持建设智能传感器MEMS 中试线。支持引进国内外一流 MEMS 晶圆制造产线建设运营机构,在光明区建设一条兼具研发中试和量产能力的亚微米级8 英寸MEMS 中试线,重点推动深硅刻蚀、薄膜沉积、薄膜应力控制等核心制造工艺升级,形成标准工艺设计工具包(PDK),面向市内外有关企业提供研发中试和批量代工服务。对项目涉及的相关主体采取“一事一议”方式予以支持。


显然,文中提到的引进“国内外一流MEMS晶圆产线建设运营机构”已经可以明确是赛微电子。


深圳MEMS中试线制程为亚微米级(100nm-1um),将着力于推动深硅刻蚀、薄膜沉积、薄膜应力控制等核心制造工艺升级,并形成标准工艺设计工具包(PDK)。


除建设MEMS中试线外,《措施》中提到依托MEMS中试平台,鼓励国家级 MEMS 封测龙头企业建设智能传感器先进封测服务平台

第五条 支持建设 MEMS 先进封测公共服务平台。依托MEMS中试平台,鼓励国家级 MEMS 封测龙头企业建设智能传感器先进封测服务平台,鼓励区内相关企业利用自有封测产线承接封测服务平台服务需求,共同为企业提供封装方案设计与仿真、封装组装、测试包装等工艺定制化开发和产品封装代工服务,满足不同类别、不同原理的传感器测试需求。对建设先进封测服务平台,按照项目实际投资的 40%,给予最高不超过1000 万元补贴。对企业将自建封测线对外开放,配合区级智能传感器先进封测服务平台承接封测服务的,按服务合同额的10%,给予每年最高200万元补贴。


《措施》提到支持建设技术协同平台,最高补贴1000万元:

第六条 支持建设技术协同平台。鼓励建设数字化、国际化、标准化的技术协同平台,提供案例发布、供需对接、技术交流等创新体验,推动实现消费电子、汽车电子、智能制造等应用领域与智能传感器技术产品双向匹配。遴选世界领先的智能传感器技术协同平台,对入选平台分 3 期给予建设补贴,最高补贴1000万元。支持区内企业上平台开拓市场,提升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对使用区级智能传感器技术协同平台服务的企业,按照平台当年度收取服务费用的 50%给予一次性补贴,最高补贴20万元。


此前已经落地的50 亿元人民币的智能传感器产业发展基金,《措施》中也明确提到了其用途,将主要用于股权投资和招商引资,并且以IDM企业为主:

第七条 开展精准靶向招商。设立规模不少于50 亿元人民币的智能传感器产业发展基金,开展股权投资,强化招商引资。瞄准智能传感器行业领军企业,引进国际领先的消费、汽车、工业智能传感器整合元件制造商(IDM)落地。对经认定的重大项目落地建设予以支持,按项目实际投资额的20%,给予最高不超过5000 万元奖励。


除上述重大项目外,《措施》中对关键合计技术攻关、企业并购重组、企业建设先进封测产线、企业建设智能传感器专业园区等等均有扶持措施。《深圳市光明区关于支持智能传感器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原文可在深圳市光明区政府官网查看,或在新利18国际娱乐公众号对话框回复关键词【资料下载】,在资料下载页面找到对应文档即可下载。


关于该MEMS产线具体位置方面,目前无任何公开信息披露。但据2023年光明区重点项目介绍显示,2023年1月,深圳市光明区智能传感与精密仪器先进制造业园区开工建设,项目位于光明区西南直角产业带,综合开发范围1.95平方公里,规划容积382.51万平方米,分四期开发,项目总投资达81.9亿元。


这是继粤港澳大湾区智能传感器产业园后,广东省第二个成规模的传感器产业园区,也使光明区成为深圳市的智能传感器产业高地。深圳粤港澳大湾区MEMS中试线项目具体地址或将处于该园区中。



为什么MEMS中试线对一个城市的传感器产业发展这么重要?


1、挣脱卡脖子困境,带动地区传感产业升级


高科技产业,技术为本。在一颗MEMS传感器中,什么最重要?MEMS传感器核心为MEMS芯片——用来感知信号,以及ASIC芯片——用来处理信号,其中MEMS芯片是技术含量最高的部件。


▲MEMS声学传感器构造图(来自歌尔微招股书)


当前,中国绝大部分本土MEMS企业,采购海外传感器企业设计好的芯片以及与传感器配套的其他芯片如ASIC信号调理电路芯片,自行或委托代工厂完成传感器的封装和测试,再将传感器成品销售给下游终端客户。


未来,受国外技术进口、国内市场倒逼以及下游封装市场等因素的影响,中国本土企业自主化能力提高,大部分中国MEMS企业将向Fabless模式演变,MEMS研发中试线平台将能有力帮助这些企业提高自主设计能力。


随着本土传感器企业成为具备芯片设计能力的Fabless公司,中国传感器产业整体水平将能得到巨大提升,也能倒逼国内MEMS产线扩张,去除芯片“卡脖子”的隐忧。


因为MEMS传感器的瓶颈不在于先进的晶圆制造设备,而在生产工艺、技术的调校上,MEMS中试线将能加快企业芯片设计和工艺研发进展。


2、极大降低传感器企业的研发成本


MEMS智能传感器产业与其他高新科技产业一样,是一个技术、人才、资金密集的产业。


如下图所示,智能传感器产业链非常长,涉及数十个环节,产业链的每个环节投入都较大,单一企业很难独自承受产业链所有环节所需要的技术知识、人力成本及设备投入,且只有每个环节的产量足够大,才能覆盖其综合成本,因而,智能传感产业发展呈现出专业化、规模化和智能化的特点,即每个环节都可成为一家独立的公司参与到产业链的生态发展,而生产制造环节是所有环节中投入最大的部分。


▲来源:深圳市MEMS产业发展白皮书


据中原智能传感研究院执行院长李扬介绍:

以MEMS中试线和量产代工线投资为例,一条8吋的MEMS中试线,以月产能3000-5000片为例,总投资在10亿以上。包括厂房建设、超净间建设、危废处理等附属设施、设备等,其中设备的投资占50%。每年的运维费用,超净间维护费用在4000万左右,其中电费占50%,因半导体设备的高精度和高可靠性要求,需长时间保持运转或待机状态。以赛微电子亦庄8吋线为例,规划月产能3万片,一期建设产能1万片/月,建设投资25.9亿,且后续还需要持续的投入研发。行业的资金投入程度可见一斑。


同时,MEMS传感器芯片与一般芯片不一样的是,其工艺制造和调校更复杂,需要更多的与MEMS产线精密结合的工作,其研发流片过程更长、更久,一般企业无法承受如此昂贵的研发成本。


通过建设MEMS研发中试平台,打造共享研发中心,为传感器企业提供传感器芯片流片服务、封装服务和测试服务,将能极大降低传感器企业的研发成本,提高企业市场存活力和竞争力。


3、地区传感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


粤港澳大湾区打造智能传感器产业,要建MEMS产线/中试线;郑州传感谷、蚌埠传感谷,同样要建MEMS中试线;老牌智能传感器产业园,几乎都有MEMS产线/中试线作为底子。


可见,要打造智能传感器产业园,地区要发展智能传感器产业,建设MEMS中试线已成为共识。为什么要建MEMS产线/中试线?因为这是地区传感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主心骨。


这里有两个例子:

苏州纳米城提前布局,自2014年MEMSRIGHT的中试线贯通后,借助苏州纳米所的研发基础,围绕MEMSRIGHT中试线,构造了“纳米技术应用产业生态圈”,经过8年多的发展,截至2021年9月累计建成载体近50万平方米,集聚各级领军人才超250人,入驻企业和科研机构超400家,其中科创板上市企业2家(其中不乏敏芯微这样的独角兽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近90家,中科院兰化所苏州研究院等中科院下属机构5家,苏州剑桥等4个国外纳米创新中心,已经成为国内发展最好的传感产业园区。

相反的是,常州2015年就提出打造“中国国际传感谷”,建设传感小镇,但由于常州并没有建设支撑MEMS传感器发展的核心研发中试平台,而成为一个普通的招商产业园,现在已经鲜为人知了。


一个地区的传感器产业,没有建设好MEMS研发中试平台,就很难发展核心技术,开发特色工艺,不断孵化创新性企业,吸引产业上下游聚集,形成产业链。



结语:中国传感器产业升级前夕


随着赛微电子的官宣,深圳粤港澳大湾区MEMS中试线的建设开始从规划进入落地阶段。


此前,在2022年12月,广州增芯科技传感器MEMS量产线项目也已进入动工建设阶段,随着这两条具有标志性意义的MEMS产线逐步落地,广东省智能传感器产业有望迎来爆发,并促进本土智能传感器企业的升级。


除广州、深圳外,蚌埠重庆合肥郑州嘉定绍兴等等地区的智能传感器产业园、传感谷,都将迎来一大波MEMS产线/中试线的新建、扩建浪潮。


在坚实的国产MEMS晶圆产线的支撑下,未来将有更多采购封装的组装厂模式的国产传感器企业,实现MEMS芯片设计等自主技术的提升,这才能摆脱中国传感产业被卡脖子的困境!

您觉得本篇内容如何
评分

相关产品

地声监测传感器

RT-1000DS型地声传感器(简称RT-1000DS)是一款新型的、智能的MEMS三轴智能地声传感器,主要用于在三维空间内进行全方位振动(频率、振幅)测量。传感器核心技术成熟应用于多个监测领域,数据精确度、稳定性经过严格验证;

午芯高科 WXP380 压力传感器

午芯高科WXP380气压传感器是一款基于MEMS技术的低功率数字式气压传感器,适用于消费电子、智能穿戴、运动健康管理、无人机、智能家电、气象站等多种应用场景。”高性能: - “电容式”噪声超低的高精度MEMS气压传感器; - 高度差测量精确度小至2cm; - 可在很大的温度范围内(-40~85°C)实现精确而稳定的性能。

申思传感 SSAM02 空气质量传感器净化器传感器模组

采用低功耗的MEMS技术,改传感器模组性能稳定可靠,用于检测空气中的意味,可以实现产品的智能化,用于智能家居,智能产品、物联网、车联网领域,尤其是净化器,检测仪等。

Servoflo CCD55A-LP .15-3 psi Pressure Sensor 压力传感器

说明,CCD 55系列是一个智能压力传感器与校准和放大模拟输出。该系列具有一个平坦的表面,非常适合与歧管连接,并通过o形密封圈密封。基于Sensormate的专有传感器平台,CCD 55系列采用了硅MEMs压力传感器和最新的ASIC技术。该系列集成了偏移、量程、非线性和温度效应的多阶数字补偿,补偿系数存储在车载EEPROM中。

MDSDP110单晶硅高静压差压变送器

MDSDP110 智能单晶硅智能差压变送器采用美国、德国先进的 MEMS 技术制成的单晶硅传感器芯片、全球独创的单晶硅双梁悬浮式设计,实现了国际领先的高准确度、超高过压性能优异的稳定性。内嵌德国信号处

慧石测控 CY8010 压力传感器

产品特点、典型应用: MEMS压力传感器是基于硅压阻原理的高温精度压力传感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自主研发的压力芯片,具有压力芯体设计、封装、测试及压力传感器成品完整生产线,产品具有高可靠性、小型化、智能化、高度可定制化的特点。主要用于各种动态流体测试场合,如风洞压力测试、爆炸冲击波、飞行器飞行试验、各类装置管道压力测试、点爆试验,以及激波管等应用场合。

ASAIR 奥松电子 AHT21 温湿度传感器

AHT21是基于半导体技术的新一代智能温湿度传感器,体积十分微小,大小仅为3*3mm,高度仅为0.8mm,精巧的尺寸及其宽泛的电压适配范围(2.2v至5.5v)可以广泛应用于多种不同的设备,优秀的性能赋予其在较宽的温度范围传感器内配有一个全新设计的 ASIC专用芯片、 一个经过改进的MEMS半导体电容式湿度传感元件和一个标准的片上温度传感元件,具有高品质、响应速度快、抗干扰能力强、性价比高等优点,其性能已经大大提升甚至超出了前一代传感器(AHT10)的可靠性水平,新一代温湿度传感器,经过改进使其在恶劣环境下的性能更稳定。

FBELE / BEST 贝斯特 FB3019 音频麦克风

SPY1824LR5H-E采用Knowles’久经考验的高性能SiSonicTM MEMS技术,由声学传感器、低噪声输入缓冲器和输出放大器组成。这些设备适用于手机、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传感器、数码相机、便携式音乐录像机以及其他需要卓越宽带音频性能和射频抗扰度的便携式电子设备。

BDSJ-DP300 PA级单晶硅传感器组件

BDSJ-DP300 PA 级智能单晶硅差压传感器组件采用德国先进的MEMS技术制成的单晶硅传感器芯片、全球独创的单晶硅双粱悬浮式设计,实现了国际领先的高准确度、超高过压性能优异的稳定性。内嵌智能信号处理模块,实现静压与温度补偿的完美结合,可在大范围内的静压和温度变化下提供极高的测量精度和长期稳定性。 BDSJ-DP300能准确的测量差压,并把它转换成4-20mA DC 的输出信号。该传感器可通过三按键本地操作,或通用收操器、组态软件、以及手机APP远程操作,在不影响4-20mA DC 的输出信号的同时,进行显示与组态。

矽感锐芯 矽感SGT PAS-2201 气体传感器

矽感SGT PAS-2201型二氧化碳气体传感器是基于光声传感(PAS)原理的新型二氧化碳传感器,为智能家居、汽车等领域的应用场景提供了更多选择性。浙江矽感锐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德国的研发中心拥有数支德国国家级科学家带领的科研团队,凭借世界一流的技术平台,建立了雄厚的MEMS产品研发和工艺制造能力。公司于2022年9月推出的这款PAS-2201,一经推出便震惊业界,蕴含的产品技术迅速填补了国内空白。本产品具有与高端NDIR相同的精度与选择性。但与NDIR相比,它采用了MEMS麦克风作为检测器或是探测器,灵敏度高,减少了器件和设计的复杂性。因此可实现小尺寸和低成本产品,非常适合大批量的工业应用和消费类的应用。

评论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回复|注册

提交评论

新利18国际娱乐

传感器行业综合服务平台,立志于建设便捷方便的传感器选型器、行业专业媒体

关注

点击进入下一篇

2023中国(上海)国际传感器及应用技术展览会

提取码
复制提取码
点击跳转至百度网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