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程序
传感搜
传感圈

发布8项国家生态环境标准 2024年4月1日起实施

2024-01-24
来源: 机械设备之家
关注
摘要 现批准《生物多样性(陆域生态系统)遥感调查技术指南》等八项生态环境标准为国家生态环境标准,并予发布。自2024年4月1日起实施。
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生物安全法》 印发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见〉指导生物多样性调查观察工作,加强生物安全管理,生物多样性(陆域生态系统)遥感调查技术指南现获批准 陆生维管植物多样性观测固定样地设置《生物多样性观测技术指南》 红外相机技术、生物多样性综合观测站建设标准、海洋生物多样性综合观测标准 浅海和潮间带、生态风险评估指南(试行)、抗虫转基因植物对生物多样性影响评估技术指南(试行)、国家生态环境标准、外来入侵植物对陆地自然保护区植物多样性影响评估技术指南,并予发布。自2024年4月1日起实施上述标准。   《生物多样性(陆域生态系统)遥感调查技术指南》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有效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统一规范生物多样性(陆地生态系统)遥感调查技术、方法和指标体系,进一步将遥感技术纳入常规生物多样性调查,加强和完善我国生物多样性观测网络建设,提高区域生物多样性观测和预警能力,制定本标准。地方政府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地方标准。地方政府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地方标准。本标准自2024年4月1日起实施。   本标准规定了生物多样性(陆地生态系统)遥感调查对象、技术流程和工作程序、工作计划编制、遥感数据采集、指标提取、指标分析和成果归档的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区域层面卫星遥感、航空遥感、地面遥感技术(包括但不限于:多光谱/高光谱成像仪、高分辨率相机、荧光探测传感器、热红外相机、激光雷达、合成孔径雷达等)的陆域生物多样性遥感调查。).该区域包括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自然保护区、行政区和其他需求相似的区域;生物多样性指标主要是生态系统、重要物种和相关环境,不涉及遗传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观测技术指南》 陆生维管植物多样性观测固定样地的设置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植物保护条例》、《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2011-2030年) 年),规范我国植物多样性观测固定样地的建设,制定本标准。本标准自2024年4月1日起实施。   本标准规定了陆生维管植物多样性观测固定样品设计、布置、校准、复位和改造的技术要求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范围内县域陆生天然植被的样本设置。其他领域或目的的样本设置可参照本标准执行。   《生物多样性观测技术指南》 红外相机技术   为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规范红外相机技术在生物多样性调查观测中的应用,制定本标准。自2024年4月1日起实施本标准。   本标准规定了红外相机技术用于生物多样性观测的原则、准备、相机布置、数据采集、数据存储和整理、观测指标、数据分析和共享、质量控制和安全管理。   本标准适用于利用红外相机技术对陆生大中型兽类和地栖鸟类进行调查观测。其它野生动物的调查和观察可供参考。   《生物多样性综合观测站建设标准》   为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2011-2030年),保护生物多样性,规范我国生物多样性综合观测站建设,制定本标准。自2024年4月1日起实施本标准。   本标准规定了生物多样性综合观测站建设的原则、内容、命名方法、主要建设要求和技术指标、人员配置、制度建设等。   本标准适用于生物多样性综合观测站的建设。   浅海和潮间带是海洋生物多样性综合观测标准   为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2011-2030年),保护生物多样性,规范中国海洋生物多样性综合观测,制定本标准。自2024年4月1日起实施本标准。   本标准规定了海洋生物多样性综合观测的范围、方法、对象、原则、内容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浅海和潮间带海洋生物多样性的综合观测。   《转基因植物环境释放生态风险评估指南(试行)》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生物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制定本标准,管理转基因植物环境释放的生态风险,保护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自2024年4月1日起实施本标准。   本标准规定了转基因植物环境释放生态风险评估的基本原则、程序和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转基因植物环境释放的生态风险评估。   《抗虫转基因植物对生物多样性影响评价技术指南(试行)》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生物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制定本标准,评价抗虫转基因植物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自2024年4月1日起实施本标准。   本标准规定了抗虫转基因植物对生物多样性影响评价的原则、程序、内容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在开放环境条件下进行生产试验和生产应用的抗虫转基因植物对生物多样性影响的评价。
您觉得本篇内容如何
评分

评论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回复|注册

提交评论

科技解密

这家伙很懒,什么描述也没留下

关注

点击进入下一篇

2024西北国际城镇水务及供水设备展

提取码
复制提取码
点击跳转至百度网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