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程序
传感搜
传感圈

广州大学科研团队在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领域取得重要进展

2022-12-05 03:23:43
关注

  【化工仪器网 项目成果】锂离子电池是一种二次电池(充电电池),它主要依靠锂离子在正极和负极之间移动来工作。锂离子电池是现代高性能电池的代表,具有输出功率大、使用寿命长、不含有毒有害物质等特点,被称为“绿色电池”。开发高性能锂离子电池有助于解决过度使用化石能源带来的环境问题。
 

  锂离子电池材料中,二硫化钼(MoS2)被认为是一种有前景的阳极材料。作为一种二维过渡金属硫化物,MoS2较大的层间距有利于锂离子的嵌入,有望实现快速脱嵌锂反应从而提高锂离子电池的整体储锂性能。然而,MoS2本身存在电导率低的问题,严重制约其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性能。金属相二硫化钼(1T MoS2)因其优异的电导率被认为是解决低电导率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然而,苛刻的合成条件和低1T相纯度阻碍了1T MoS2的开发与应用。
 

  广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教授王家海团队联合香港科技大学教授邵敏华团队合作设计了一种新的策略构建高1T相纯度MoS2。通过Mg插层制备高1T相纯MoS2材料,Mg作为电子供体嵌入MoS2层间与S原子形成八面体配位实现高1T相纯度并确保1T相的稳定性。Mg的嵌入提高了MoS2自身的电导率和离子迁移率从而提升锂离子的储存动力学,最终实现储锂性能的大幅提升。
 

  该研究开发的制备高1T相纯度Mg插层MoS2材料的方法,有望推动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领域高质量发展。
 

  相关论文Unlocking robust lithium storage performance in High 1T-phase purity MoS2 constructed by Mg intercalation于近日发表在国际期刊《Nano Energy》。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科学报
 

 

您觉得本篇内容如何
评分

评论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回复|注册

提交评论

广告
提取码
复制提取码
点击跳转至百度网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