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摘要
丹佛斯研究发现,欧洲的工业和交通运输系统浪费了太多的热量,而将这些余热进行回收再利用,将会省下超过670亿欧元。余热是世界存量最大的尚未开发的能源形式。
丹佛斯研究报告指出,欧盟境内的工厂、超市、污水处理设施、数据中心和地铁每年产生的余热多达2,860太瓦时,几乎相当于该欧盟区域内全部住宅建筑以及学校、医院、酒店、餐厅、办公室、购物商城等服务性建筑对供热和热水所需能源的总和。
丹佛斯集团总裁兼首席执行官方行健(Kim Fausing)称,余热 是世界存量最大的尚未开发的能源形式。
提高能源效率被认为是未来几年欧盟打造更安全、更绿色能源网络的关键手段。余热利用将有效地帮助欧盟向碳中和目标过度,因为这一过程中无需燃烧任何石油、天然气或者煤炭等化石能源。
方行健在接受彭博社采访时说:“我们无需生产余热,我们仅需利用当下现成的技术对其进行回收再利用。”
丹佛斯研究报告显示,如果能在2050年前通过实施行业耦合等技术,对余热进行充分利用进而实现净零排放,我们每年将有可能节省 674 亿欧元(720 亿美元)。城市中,余热可以作为热源,通过区域能源系统为附近的建筑供暖。
丹佛斯
▐ 丹麦森讷堡市的一家超市对保鲜柜和冷柜的余热进行回收利用,解决了超市热需求的78%。
丹佛斯对一系列城市做了调查研究,以大伦敦地区为例,该地区每年浪费掉的余热总量高达9.5太瓦时。如果实现有效回收将足以为79万户家庭供暖。而柏林潜在的余热总量为4.8太瓦时。
德国工业城市埃森市的50个工厂所产生的余热足以满足该市一半的家庭住宅对供热和生活用水的需求。在荷兰,潜在的余热总量甚至超过了该国对热的需求总量。
丹佛斯
▐ 德国Aktiv&Irma超市通过回收制冷系统的余热为超市供热,帮助超市降低高峰期能源成本。
区域供热网络是欧洲各国城市规划的一部分,斯德哥尔摩已经有近 90% 的建筑与城市供热和制冷管网实现了连接。而德国也已拟定了法案,要求数据中心必须至少回收利用其产生的30%的余热。
尽管如此,欧洲和英国供暖系统想要实现脱碳将是一大挑战,因为这一地区现有的住宅通风较好,且供暖系统仍然严重依赖天然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