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程序
传感搜
传感圈

美国自造芯片恐将难救汽车行业?

2021-02-25 17:14:04
关注
摘要 全球爆出车用芯片荒,许多汽车大厂纷纷向芯片制造厂求救,美媒专栏作家认为,因车用晶片的利润低,而晶圆厂建置成本过高,就算美国国会以国安为理由,希望在美国本土重建半导体制造,不但缓不济急,就经济效益而言也不可行。

  全球爆出车用芯片荒,许多汽车大厂纷纷向芯片制造厂求救,美媒专栏作家认为,因车用晶片的利润低,而晶圆厂建置成本过高,就算美国国会以国安为理由,希望在美国本土重建半导体制造,不但缓不济急,就经济效益而言也不可行。

  美国财经媒体专栏作家崔维迪(Anjani Trivedi)指出,要解决车用芯片缺货问题,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兴建新的晶圆厂,但一间厂房就要花上大约40亿美元,而且需要2年的时间,一开始良率只有约50%左右,要达到90%,可能得等厂房运作2至3年;同时,每片晶圆成本大约4,000美元,要厂房运作5年之后才会降低50% ,即每片晶圆成本可降至2,000美元以下。

  因此,尽管有既有的厂房,但是面对制程还在10年之前,且利润较低的车用芯片,业者缺乏经济上的动机,并不会去改变生产已经满载的先进制程产线。

  崔维迪表示,甚至就算美国政府及国会以国安为理由,表示要促进美国国内的半导体制造,可以藉由税负优惠及数十亿美元的联邦补助,提供在美国设置晶圆厂的诱因,可能也轮不到车用芯片。

  此外,涉及技术竞争和地缘政治的复杂因素,台积电在美国只会投资最先进制程,不会管到较低阶的车用芯片。最后,汽车业唯一能做的,可能就是等待半年后缺货问题可望缓解,期间只能思考停产或是替代方案,甚至尝试半导体升级,但这是技术及成本风险更大的做法。

您觉得本篇内容如何
评分

评论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回复|注册

提交评论

广告
提取码
复制提取码
点击跳转至百度网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