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人员在世界上第一次成功地合成了室温超导体(K,127C),该超导体在环境压力下工作,具有改性的铅磷灰石(LK-99)结构。用临界温度、零电阻率、临界电流、临界磁场和迈斯纳效应证明了LK-99的超导性。
LK-99的超导性来源于轻微体积收缩(0.48%)引起的微小结构畸变,而不是温度和压力等外部因素。收缩是由Pb(2)-磷酸盐绝缘网络中Pb(2,2)离子的Cu取代引起的,并产生应力。它同时转移到圆柱形柱的Pb(1),导致圆柱形柱界面的畸变,从而在界面中产生超导量子阱(SQW)。
热容结果表明,新模型适用于解释LK-99的超导性。LK-99的独特结构允许在界面中保持微小的畸变结构,这是LK-99在室温和环境压力下保持并表现出超导性的最重要因素。
了解更多 请 在线阅读
版权声明:除特殊说明外,本站所有文章均为 字节点击 原创内容,采用 BY-NC-SA 知识共享协议。原文链接:https://byteclicks.com/51204.html 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标明本文地址。转载本站内容不得用于任何商业目的。本站转载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字节点击立场。报道中出现的商标、图像版权及专利和其他版权所有的信息属于其合法持有人,只供传递信息之用,非商务用途。如有侵权,请联系 gavin@byteclicks.com。我们将协调给予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