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立器件是半导体行业中的重要分支,其主要功能为独立完成特定电路操作。根据2022年及2024年的分类标准,该器件主要按功能划分为二极管、三极管、场效应管和晶闸管等类型。2025年的研究显示,其分类已拓展至材料维度,包含硅基、锗基及化合物半导体器件。在结构维度上,涵盖PN结二极管、双极型晶体管和MOSFET等多种形式,其中硅基MOSFET因兼具大功率与高频特性成为主流应用。这些器件广泛应用于整流、信号放大和电力控制等领域。
对国内三家分立器件大厂做一个简单对比,看看谁是国内分立器件一哥?
扬杰科技(300373)、捷捷微电(300623)、苏州固锝(002079)三家公司在分立器件领域的营收规模、市场地位及综合竞争力分析如下:
一、营收规模与市场份额对比
1. 核心指标对比
维度 | 扬杰科技 | 捷捷微电 | 苏州固锝 |
营收规模 | 2024年销售额60.33亿元 | 2024年销售额28.45亿 | 2024年销售额56.38亿元(侧重二极管) |
市场排名 | 国内第二(功率器件厂商) | 细分领域龙头(可控硅市占率高) | 二极管品类国内最全 |
业务模式 | IDM全产业链(设计+晶圆+封测) | IDM(芯片设计+封测) | 垂直整合(设计+封测) |
核心产品 | 二极管/MOSFET/IGBT/碳化硅 | 可控硅/防护器件/MOSFET | 二极管/传感器/光伏银浆 |
技术优势 | 车规级认证+碳化硅量产 | 高可靠性防护器件 | 二极管封装技术领先 |
说明:
- 扬杰科技营收规模显著领先,其分立器件收入超过捷捷微电的2倍。
- 苏州固锝未直接披露分立器件营收,按总营收50亿元及产品结构估算。
2. 市场占有率
扬杰科技:国内市场份额约0.8%,位列本土厂商前三;
- 捷捷微电:晶闸管领域市占率达国产替代份额的40%,细分市场龙头
- 苏州固锝:二极管品类国内第一,全球市占率稳步提升
二、产品布局与技术优势
1. 核心产品与竞争力
公司 | 优势产品 | 技术亮点 | 应用领域 |
扬杰科技 | 整流桥、MOSFET、IGBT模块 | SiC肖特基二极管量产,车规级认证 | 光伏、汽车电子、工业控制 |
捷捷微电 | 晶闸管、防护器件 | 晶闸管国产替代核心厂商 | 家电、LED照明、安防 |
苏州固锝 | 二极管(整流/开关/稳压) | SIP/QFN封装技术领先,军用熔断丝 | 汽车电子、航空航天 |
2. 技术突破
- 扬杰科技:推进SiC芯片研发,定增投入第三代半导体项目
- 捷捷微电:功率半导体芯片自研能力强,毛利率超50%
- 苏州固锝:布局光伏旁路模块,切入新能源赛道
三、产能与产业链布局
公司 | 产能规模 | 产业链模式 | 全球化进展 |
扬杰科技 | 分立器件芯片年产能237亿只 | IDM(设计制造一体化) | 通过并购MCC切入北美市场 |
捷捷微电 | 芯片年产能达160万片,将扩充MOSFET、IGBT等产品线 | Fabless+封装 | 国内渠道为主 |
苏州固锝 | 封装产能60亿只/年 | 封装测试主导 | 海外客户占比约30% |
注:扬杰科技IDM模式具备成本与品控优势,产能居本土前列
四、财务健康度与成长性
1. 盈利能力
- 毛利率对比:(2024年度)
- 捷捷微电(39.93%) > 扬杰科技(≈35%) > 苏州固锝(≈10.75%)
- 现金流表现:
- 捷捷微电销售现金比率达32.36%,回款能力最优。
2024年数据显示,公司三大产品线中:
- 晶闸管 毛利率44.69%
- 防护器件 毛利率34.57%
- MOSFET 毛利率32.56%
2. 研发与资本投入
- 扬杰科技:定增投入SiC项目,研发费用率约6%
- 捷捷微电:专利集中于功率器件设计,研发转化效率高
- 苏州固锝:聚焦封装技术升级,研发强度较低
五、综合排名与行业地位结论
- 规模与产业链:扬杰科技领先
- 营收规模、IDM产能、全球化布局全面占优,是国内最大的综合性分立器件厂商
- 细分领域龙头:捷捷微电与苏州固锝
- 捷捷微电:晶闸管国产化核心企业,高毛利赛道领导者
- 苏州固锝:二极管品类龙头,封装技术壁垒突出
- 未来增长极
- 扬杰科技:SiC器件、车规级模块推动高端突破;
- 捷捷微电:拓展工控与汽车防护器件;
- 苏州固锝:新能源与军工高端应用
总结:国内分立器件最大厂家
扬杰科技凭借营收规模第一、IDM全产业链布局、前瞻投入SiC技术,综合实力居首,是当前国产分立器件龙头。
但三家厂商差异化竞争明显:
- 扬杰科技:综合平台型巨头;
- 捷捷微电:高毛利细分赛道冠军;
- 苏州固锝:二极管单项王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