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程序
传感搜
传感圈

温度传感器元件的分类及选型指南

2025-07-30 12:00:12
关注

温度传感器元件的分类及选型需要综合考虑 测量原理、温度范围、精度、响应时间、环境适应性、成本 等因素。以下是详细的分类及选型指南:

1. 接触式温度传感器(需与被测物体直接接触)


  • 热电偶(Thermocouple)

    • 原理:基于塞贝克效应,两种不同金属连接处温度变化产生电压。

    • 特点:测量范围广(-200°C ~ 2300°C)、响应快、耐高温,但精度较低。

    • 常见类型:K型、J型、T型等。



  • 热电阻(RTD, Resistance Temperature Detector)

    • 原理:利用金属(如铂、铜、镍)电阻随温度变化的特性。

    • 特点:精度高(±0.1°C)、稳定性好,但响应较慢,成本较高。

    • 常见类型:PT100(铂电阻)、PT1000。




  • 热敏电阻(Thermistor)

    • 原理:半导体材料电阻随温度显著变化。

    • 特点:灵敏度高(NTC为负温度系数,PTC为正温度系数),但非线性输出,适用于窄温度范围(-50°C ~ 150°C)。

    • 热敏电阻主要分为两种类型:NTC(负温度系数)和PTC(正温度系数)。NTC热敏电阻的电阻值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因此被广泛应用于需要在大范围内改变电阻的场合。由于其快速响应、高可靠性、稳健性和相对较低的成本,NTC热敏电阻-55°C至200°C的温度范围内得到了广泛应用,常用于温度传感和控制、浪涌电流限制以及流量测量等领域。

      而PTC热敏电阻则表现出与NTC相反的特性,其电阻值在特定温度(称为居里温度)以上时会突然增加。这种特性使得PTC热敏电阻在需要电阻突变的应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如自调节热元件和自复位过流保护。常见的开关温度在60°C至120°C范围内,它们在这些应用中为设备提供了稳定的保护。




2. 非接触式温度传感器(通过辐射测量温度)


  • 红外温度传感器(IR Sensor)

    • 原理:检测物体发射的红外辐射能量(斯特藩-玻尔兹曼定律)。

    • 特点:无需接触,适用于移动物体或高温场景(-70°C ~ 3000°C),但受表面发射率影响。



3. 半导体温度传感器 集成温度传感器(IC Sensor)
  • 原理:利用半导体PN结的电压-温度特性(如LM35、DS18B20)。

  • 特点:线性输出、低成本、易集成(-55°C ~ 150°C),精度中等。



二、温度传感器选型指南

1. 关键选型参数

参数说明
温度范围

选择覆盖目标温度范围的传感器(如高温选热电偶,常温选RTD或IC传感器)。

精度

高精度选RTD(±0.1°C),低成本选NTC或IC传感器(±0.5°C ~ ±2°C)。

响应时间

快速响应选热电偶或红外传感器(毫秒级),慢速选RTD(秒级)。

环境适应性

腐蚀性环境选不锈钢封装RTD,电磁干扰强选光纤传感器。

输出信号

模拟(电压/电流)、数字(I²C/SPI)、无线(LoRa/NB-IoT)。

成本

热电偶、NTC成本低,RTD、红外传感器较贵。


2. 典型应用场景推荐

应用场景推荐传感器理由
工业高温(>500°C)

K型热电偶

耐高温,成本低,适合冶金、锅炉。

实验室高精度

PT100 RTD

精度±0.1°C,稳定性好。

家用电器

NTC热敏电阻或DS18B20

低成本,易于集成,温度范围适中(-20°C ~ 100°C)。

医疗设备

PT1000 RTD

高精度,小型化,适合体温监测。

汽车电子

半导体IC(TMP36)

抗振动,宽温度范围(-40°C ~ 125°C)。

非接触测温

MLX90614(红外)

适用于人体测温、工业设备表面温度监测。



您觉得本篇内容如何
评分

评论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回复|注册

提交评论

广告

盛思瑞特-叶工

传感器知识分享:RM3100地磁传感器,板载压力传感器等

关注

点击进入下一篇

传感器在安装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提取码
复制提取码
点击跳转至百度网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