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程序
传感搜
传感圈

完全植入式柔性印刷传感器,用于血流动力学无线监测

2022-05-21 16:47:20
关注
摘要 佐治亚理工学院开发了一种由集成柔性传感器的无线支架平台组成的植入式血管电子器件系统,以满足植入和操作要求。该器件通过感应耦合进行无线操作,以实现对压力、脉搏率和流量的实时、同步监测,从而即时诊断各种血管状况。

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和动脉瘤等血管疾病是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其每年导致的死亡人数占全球死亡人数的30%以上。这些疾病和病症,可以发生在整个血管系统中,包括直径各异、不同曲率的动脉。因而,监测血压和流速以及其他的血液动力学特征,是跟踪血管疾病进展和治疗的重要手段。

然而,目前的血流动力学监测方法,包括血管造影、磁共振成像、多普勒超声和导管插入术,由于其有限且重复的监测周期并需要固定患者,因而无法提供广泛且全面的血管健康观测。另外,尽管连续血流动力学监测已被证明可以改善患者的预后,但现有的临床器件由于其庞大的尺寸和刚性材料特点只能提供有限的传感能力。

现有的传感器一般仅适用于心脏、腹部动脉瘤和肺动脉内的压力监测,而无法适用于其他动脉。总体而言,用于动脉传感的血管电子器件的发展受到了严格的植入和操作要求的限制(包括需要充足的无线储电能力以及柔性、小型化且超薄的系统),以使其可以自我固定在动脉内并与微创导管植入术兼容。目前,可拉伸和柔性电子器件的发展为无线动脉传感器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手段。

据麦姆斯咨询报道,近期,佐治亚理工学院机械工程系(George W. Woodruff Schoo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Georg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的研究团队,开发了一种由集成柔性传感器的无线支架平台组成的植入式血管电子器件系统,以满足植入和操作要求。该器件通过感应耦合进行无线操作,以实现对压力、脉搏率和流量的实时、同步监测,从而即时诊断各种血管状况。相关研究成果以论文形式发表在Science Advances。

该植入式无线器件由一个集成了柔性电容传感器的感应智能支架组成(图1)。支架平台可以同时实现电容传感器的无线监测功能和植入结构的可靠性。为了实现这一点,混合材料支架使用导电环和非导电连接器来实现类似于螺线管的导电通路,并将其用作感应天线。为了随时进行血流动力学监测,研究人员在支架的内表面上层配置了柔性超薄压力传感器。同时,电容式传感器通过使用结构化介电层来提高灵敏度和响应时间。

图1 基于印刷传感器的完全植入式无线血管电子系统示意图

虽然压力监测只需要一个传感器,但研究人员在支架的两端分别放置一个压力传感器共享支架并形成两个具有不同谐振频率的LC电路。每个电路的谐振频率通过外部环形天线和矢量网络分析仪(VNA)使用S11参数(散射参数其中之一,用于电路分析)进行无线监控。总体而言,该无线系统可以实时、同时监测压力、脉搏率和流量。

传统的支架由单一材料的导电环和连接器形成,通过移除连接器并将导电环设置为连续路径,可实现类似螺线管的设计,但这种设计不利于支架力学和与球囊扩张的兼容性。为了克服这个问题,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感应支架设计和制造工艺,使用导电回路和非导电连接器,从而防止相邻回路之间发生电气短路(图2)。

图2 无线支架的设计、制造和表征

为了获得全印刷传感器,研究人员通过气溶胶喷印方法,使用了可与粘度从1到1000cp的各种墨水兼容的快速制造工艺,获得了聚酰亚胺(PI)、银纳米粒子(AgNPs)和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的印刷层,最终形成了具有可拉伸互连的压力传感器(图3)。传感器顶部和底部电极通过喷嘴分别印刷在同一基板上,然后将印刷层转移并在弹性体中层压在一起。而在封装材料的选用上,PDMS因为具有血液相容性被采用。后续的研究中,研究人员会进一步探索其他适用的封装材料,以及优化墨水和印刷参数以获得薄而耐用的传感器。

图3 柔性压力传感器的制造和表征

为了评估无线传感器对各种血管状况的监测,研究人员将其植入到体外动脉模型中进行试验(图4)。首先,将传感器集成在支架内并在每一端连接以形成完整的LC电路,然后压接在球囊导管上并通过引导导管前进。通过电容的有线监测和共振频率的无线监测来验证支架和传感器功能,而频率扫描信号的连续收集能够实时监测动脉压。

图4 对血管压力、脉搏率和血流量的无线传感示意图

最后,研究人员利用家兔模型进行了一项体内试验以验证无线传感器体内操作的可行性(图5)。试验过程中使用了一个初始直径低于1.5mm且扩张直径达3.0mm的小型感应支架。在以往通过导管传递的血管传感器的研究中,体内研究受限于导管研究进展的不足、高植入失败率和对手术移植物使用的依赖。而此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将无线器件从家兔左颈动脉的血管鞘插入部位导入,经过主动脉弓,穿过腹主动脉,进入右髂动脉,突出了无线器件在主动脉(直径为4.5mm)、右髂动脉(直径1.93mm)的狭窄弯曲动脉中前进的能力。此外,另一个无线器件可以绕过血管系统当中的急转弯区域,并被导入直径为1.53mm的左肾动脉,这表明其具有在高度狭窄的动脉中进行传感的潜力。

图5 无线传感器导管植入的体内研究

总体而言,该研究针对电子器件设计、材料和系统集成方面的进步为植入式血管电子器件系统和血流动力学的全面无线监测提供了新的发展点。研究人员表示,后续的研究工作将围绕改进传感器封装、减少支架支柱和传感器厚度,以及开发具有外部读取器的电子器件来进行,并期望将研究成果用于植入传感器功能、内皮形成和炎症问题的体内长期研究。

论文信息:http://doi.org/10.1126/sciadv.abm1175

延伸阅读:

《印刷和柔性传感器技术及市场-2021版》

《医疗柔性电子技术及市场趋势-2020版》

《Merit Sensor压力传感器及MEMS芯片产品分析》 

相关热词搜索:印刷传感器 柔性传感器 压力传感器

延伸阅读:
  • ·荷兰研发具有成本效益的印刷传感器,可监测心率、呼吸频率和姿势(2021-10-23)
  • ·纽迪瑞推出“即贴即用”的高灵敏度柔性压力传感器(2017-11-23)
  • ·突破欧美压电薄膜技术垄断,本土柔性传感器厂商批量出货(2018-10-16)
  • ·手机实时追踪诊断!防治心血管疾病有了新利器(2019-10-11)
  • ·新加坡国立大学设计出用于可穿戴健康技术的柔性传感器(2020-11-21)

您觉得本篇内容如何
评分

相关产品

CNSCAN 天策电子 足底压力分布检测系统 柔性压力传感器 分布式薄膜传感器 分布式薄膜压力传感器

足底压力检测系统(FPD)使用薄膜传感器来感知足底压力,传感器防止在受试者的鞋子或地面上,系统检测,显示,并记录足底压力,同时提供了患者的档案管理系统,这使得医生或者研究人员可以存储和跟踪受试者的记录,该系统可以实时的感知足底的动态压力,并将信息生动地呈现出来,使用2D的彩色图像,并且提供多种工具允许使用者操作这些数据,根据自己的需求改变图像的显示方式,比较不同时期的受试者的足底压力的区别。

Leanstar 能斯达电子 PC202 柔性微压力传感器

柔性微压力传感器是一种用于实现仿人类皮肤感知功能的人造柔性传感器件,它结合了高 灵敏度的柔性纳米功能材料,可以…

宁波圆芯电子 YX-M0032 阵列柔性压力传感器

YX-M0026是圆芯电子采用柔性印刷电子技术开发的一款应用于座椅压力检测的薄膜压力传感器。该压力传感器采用全印刷的方式生产,与传统的座椅压力传感相比,一致性更好,更灵敏。

LHPIT 蓝海精密 力距传感器 柔性压力传感器

一款具有力控能力的位移测量传感器 应用于接触式尺寸测量,可控制测量接触力,无需重锤式下落 集测量速度控制,测量接触力控制,测量动作执行,位移数据获取于一体 完美解决软质工件接触式控力测尺寸的工艺难题 应用领域

IDM 慧闻科技 SPF05-10 柔性压力传感器

专为触控笔、触控牙刷设计开发;高灵敏度,10 gf 压力即可响应;柔性、耐弯折;基于柔性纳米材料,响应时间小于 5 ms;寿命长,能承受重复按压 100 万次以上;功耗低,待机时接近断路状态;可定制传感器外形;可定制传感器量程和最低响应点。

优恩智能 触觉传感器 柔性压力传感器

TS2520 触觉传感器,采用灵敏度高弛豫时间低的柔性压敏材料、稳定性高的“柔性-非柔性” 界面过渡材料、弹性好机械强度高的柔性包覆与支撑材料、节点间的柔性互连材料为主要本 体材料,同时结合 CMOS工艺技术,通过在 CMOS 触觉传感器实现复合传感结构,构成 单片的触觉传感单元(即触点);并采用柔性技术实现传感单元间的互连与信号读出。具有良好 的柔性、抗疲劳性强、动态范围大、阵列单元多等特点的阵列式柔性触觉传感器。通过安装 到公司的多自由度灵巧手和假肢手进行多次抓取测试。抓取操作时,各手指指尖的输出力较 为稳定,数据曲线较平滑。

Sensingsoft 纤知智能 Po01-A1 人体姿态识别传感器

人体姿态识别传感器A1(Po01-A1)可部署于枕头下边沿,采用柔性织物压力传感器进行人体压力数据采集。

深圳嘉宇顺 UNIGREAT-FSR-008 压力传感器

柔性薄膜压力传感器 手指感应传感器 FSR型压力传感器

评论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回复|注册

提交评论

广告

微迷

这家伙很懒,什么描述也没留下

关注

点击进入下一篇

上海交通大学113页PPT带你认识化学传感器知识

提取码
复制提取码
点击跳转至百度网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