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程序
传感搜
传感圈

广东:推进“广东强芯”工程、核心软件攻关工程

2023-05-30 02:06:21
关注

集微网消息,5月29日,广东省发布《关于新时代广东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意见》指出,到2027年,全省高质量发展实现新进步,自主创新能力明显提高。到2035年,高质量发展实现更大成效,科技创新能力大幅跃升,城乡区域发展更加协调更加平衡。

以下为《意见》部分内容:

坚持制造业当家,强化高质量发展的产业根基

坚持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进制造强省建设,聚焦大产业、大平台、大项目、大企业、大环境,加快实现产业体系升级发展,在新的高度挺起广东现代化建设的产业“脊梁”。

建设现代化产业集群。着力发展先进制造业,打造梯次型产业格局,争创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推动20个战略性产业集群发展,重点加快发展集成电路、新能源汽车、新型储能、海洋牧场等产业,新增若干个万亿元级产业集群。瞄准人工智能、量子技术等领域抢占制高点,前瞻谋划打造一批未来产业集群。深入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和重大技术装备攻关工程。加快推动家具、智能家电、纺织服装等传统优势产业改造升级,大力发展食品工业。加快制造业产业链数字化改造,促进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积极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和知识密集型服务业。深入实施“金融+高端制造”工程,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完善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法规政策和标准体系。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实施制造业当家“十百千万”人才专项行动,强化制造业人才支撑。

打造高水平产业发展平台。加快建设一批引领型产业集聚区、支撑型产业园区和“万亩千亿”大平台,做大做强一批特色专业园区,强化承接产业转移平台载体建设,谋划推动大型出口加工产业区建设。打造一批符合产业生态要求的升级版园区,提高工业用地容积率和亩均产出效益,形成以“亩均论英雄”的园区发展政策体系。

培育世界一流企业群。建立优质企业梯度培育体系,深化“链主”企业、单项冠军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专项培育工程,巩固壮大一批行业领军企业,推动形成顶天立地的企业格局和良好生态。实施“个转企、小升规、规转股、股上市”市场主体培育计划,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支持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健康发展。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引导企业建立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

加强优质产业项目招引共建。树立大抓项目、抓大项目工作导向,建立完善省市县领导同志挂点联系服务重点制造业项目工作机制,实施工业投资跃增计划。促进产业优化布局和有序转移,坚持政府推动、企业主体、市场运作、合作共赢,支持粤东粤西粤北地区更好承接国内外特别是珠三角地区产业有序转移。建立健全内外资一体化大招商工作机制,加大面向百亿元级、百亿美元级大项目招商引资工作力度,加强以商引商、以链引商、以侨引商、联合招商。

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筑牢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

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加快构建“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转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撑”全过程创新生态链,把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打得更稳更牢。

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体系。支持企业提升创新能力,加快构建龙头企业牵头、高校院所支撑、创新主体相互协同的创新联合体,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支持建设概念验证中心、中小试基地,推动更多科技成果沿途转化。深入实施高新技术企业树标提质行动计划。推动“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完善金融支持科技创新全链条服务体系,丰富区域股权市场培育科创企业功能,扩大科技信贷受惠面。

推进以需求为导向的科技攻关。实施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十年“卓粤”计划,完善基础研究稳定多元投入机制。深入实施省重点领域研发计划,推进“广东强芯”工程、核心软件攻关工程。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在科研组织方式、创新要素配置、成果落地转化机制等方面探索创新。

强化科技创新的教育和人才支撑。推动教育供给侧改革,深化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在学科设置、培养模式、教育评价等领域探索推进一批改革试点。实施新一轮高等教育“冲一流、补短板、强特色”提升计划,推进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推进粤港澳大湾区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用好用足大湾区人才优惠政策。构建多层次多渠道链式人才发展机制,加快培养造就战略人才力量,精准引进和培养更多高层次紧缺型人才。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完善人才评价体系和服务保障体系。(校对/韩秀荣)

您觉得本篇内容如何
评分

评论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回复|注册

提交评论

广告
提取码
复制提取码
点击跳转至百度网盘